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7期经验交流

颈椎骨折患者在纤维喉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的应用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颈椎骨折患者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截瘫。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完成此类患者手术的前提,因此气管内全麻作为首选。颈椎骨折患者头、颈部体位改变有可能导致颈髓损伤的加重,常规喉镜气管插管必须垫肩,头后仰以达到三点一线的气管插管的效果,因此可能造成颈髓损伤的加重。我们采用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气管插管,无须改变患者的头、......

点击显示 收起

   颈椎骨折患者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截瘫。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完成此类患者手术的前提,因此气管内全麻作为首选。颈椎骨折患者头、颈部体位改变有可能导致颈髓损伤的加重,常规喉镜气管插管必须垫肩,头后仰以达到三点一线的气管插管的效果,因此可能造成颈髓损伤的加重。我们采用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气管插管,无须改变患者的头、颈部体位就可以顺利完成气管插管,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43例患者,男36例,女7例,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41.55±12.64岁。骨折部位:枢、环椎骨折与脱位9例,颈3、4骨折11例,颈5、6骨折23例。手术体位:俯卧位19例,仰卧位24例。常规手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钠0.1g,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方法:静脉注射咪唑安定5mg,仙林0.08mg/kg,芬太尼0.1mg,丙泊酚1~2mg/kg,5min后行纤维喉镜引导气管插管,其中鼻腔气管插管19例,口腔气管插管24例。所有患者诱导平顺,一次气管插管成功。术中维持分别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持续吸入0.4%~2.5%异氟醚,手术前入路于双侧颈丛浅神经阻滞,麻醉剂为D.X.A,每侧10ml(0.3%地卡因5ml,2%利多卡因5ml,肾上腺素1滴)。

  2 讨论

  颈椎骨折病人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截瘫,手术分为前入路需要仰卧位,后入路需要俯卧位。保持术中呼吸道通畅,是完成此类手术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后路手术。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就必须气管内插管。常规气管内插管必须垫肩,头后仰,以达到三点一线的气管内插管的要求,即使目前有的学者采取不垫肩行气管内插管,但头必须后仰,因此难以做到不搬动患者的头、颈部。要搬动头、颈部就有可能加重颈髓的损伤,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本组病人采用常规诱导下,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气管内插管的特点为:(1)气管插管时无须头后仰及垫肩动作,就不会造成患者颈部体位的改变,因此将可能造成颈髓加重损伤的机会降低到最小程度。(2)患者在颈围保护下行气管插管,即使轻微转动头部也不至于产生骨折错位。(3)纤维喉镜气管内插管对病人的刺激远较直接喉镜为小,尤其不会造成咽后壁粘膜损伤。(4)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病人不会出现像清醒气管内插管时那样的痛苦。本组19例后入路手术采取鼻腔气管插管。笔者认为:颈部俯卧位手术行鼻腔气管插管有利于气管导管的固定,克服了手术消毒液、口腔分泌物粘污固定导管胶布,从而使胶布松动甚至产生气管导管脱出的危险。前路手术以口腔插管更为方便,损伤也小,同时双侧行颈浅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佳,既可以减少静脉麻醉药及吸入麻醉剂的用量,也有利病人即时清醒。此类手术多为颈4、5、6骨折,因此颈丛神经阻滞以颈浅阻滞为佳,如要行颈深阻滞则要防止局麻药渗漏进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的可能。常规诱导下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气管插管,会厌往往会盖住声门,对于初学者不易找到声门,特别是大会厌患者,会厌可将整个声门全部盖着,必须挑起会厌才能看到声门。因此,建议初学者可先做一些清醒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气管插管,详尽了解气管插管特点,再行常规诱导下气管插管,避免找不到声门延误时间,失去插管的时机,需要再次给氧后再插管,特别是鼻腔气管插管,气管导管进入鼻腔不可能拔出气管导管后再给氧。否则造成鼻腔粘膜的损伤、出血,造成再插管则不易看清楚的后果。


  作者单位:363000福建漳州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麻醉科

作者: 张文龙 陈敬文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