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8期临床医学

胞二磷胆碱椎管内注射治疗缺血性脑梗塞昏迷63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急性缺血性脑梗塞引起的昏迷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胞二磷胆碱静脉给药治疗缺血性脑梗塞昏迷,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为提高昏迷病人催醒率,近5年来,我科应用胞二磷胆碱椎管内注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昏迷病人6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静脉滴注的方法。1病例选择1999年5月~2004年5月我科收住急性......

点击显示 收起

  急性缺血性脑梗塞引起的昏迷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胞二磷胆碱静脉给药治疗缺血性脑梗塞昏迷,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为提高昏迷病人催醒率,近5年来,我科应用胞二磷胆碱椎管内注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昏迷病人6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静脉滴注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999年5月~2004年5月我科收住急性脑梗塞伴有不同程度昏迷的入院病人63例,并已经CT或MRI排除了出血性脑血管病,均符合WHO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缺血性脑梗塞。随机分两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按Glasgow-Pittsburgh昏迷评分 [1] (G-P评分),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1)治疗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48~71岁,平均(59.5±11.5)岁。其中17例呈浅昏迷,9例呈中度昏迷,6例呈重度昏迷。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14h~5天。(2)对照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47~76岁,平均(61.5±14.5)岁。其中15例呈浅昏迷,10例呈中度昏迷,6例呈重度昏迷。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15h~4.5天。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胞二磷胆碱0.25g,于常规腰穿时用脑脊液稀释至6ml,注入椎管内2ml,再稀释至6ml后,注入2ml,第3次稀释至6ml后全部注入,每日1次,疗程5~10天。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1.0g,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疗程10天。两组其他常规治疗相同。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G-P评分测定,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资料均以ˉx±s表示,采用两组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病人在治疗前按G-P评分打分,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按G-P评分打分,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可见治疗组催醒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G-P评分分值 (略)

  注: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P<0.01

  3 讨论
    
  胞二磷胆碱治疗缺血性脑梗塞已广泛用于临床。胞二磷胆碱具有促卵磷脂合成增加,改变脑膜生理功能的作用。此外还能改善脑血管张力,增高脑血流和增强上行网状结构的功能,从而起到催醒作用 [2] 。新近的药理研究还认为胞二磷胆碱还是一种脑保护剂,尤其对再灌注损伤有脑保护作用,它是一种抗氧化剂,可抑制自由基和细胞因子形成,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3] 。胞二磷胆碱较难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的药物很少,仅占0.1%,但药物在脑内停留的时间很长,注射后3h脑内药物浓度达高峰值,并能在24h以内保持不变,而且损伤脑比正常脑半球的药物含量明显增高 [4] 。胞二磷胆碱常规静脉滴注,用量为每日0.5~1.0g,真正通过血脑屏障的甚微,且需要3h达高峰值。椎管内注射胞二磷胆碱,用药量少,每日0.25g,药物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达脑细胞,避免了血脑屏障对药物的阻隔,同时减少了药物耗损,损伤局部药物浓度高,临床治疗效果好。
    
  通过本组63例临床观察,我们的体会是胞二磷胆碱椎管内注射,操作简单,方便安全。脑脊液压力增高者,于治疗前1h先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力。脑脊液稀释注射时应缓慢操作。术中和术后要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和瞳孔的变化。该方法疗效肯定,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昏迷患者催醒治疗的一种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汤洪川.实用神经病诊断治疗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51.
   
  2 徐叔云.临床用药指南,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82.

  3 闻立斗,张临洪.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若干问题.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5):300.
   
  4 张文武.急诊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11.
    
  (编辑清 泉)

  作者单位:710054西安武警陕西总队医院内一科

作者: 林芝惠 权青云 赵小娟 徐晓霞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