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23期

临床知识专题讲座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临床知识专题讲座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设对照班(常规教学法授课),试验班(在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7次临床知识专题讲座)。比较两个研究班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并问卷调查学生对药理学教学中结合临床知识专题讲座的评价。结果两班间药理学理论考试成......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索临床知识专题讲座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设对照班(常规教学法授课),试验班(在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7次临床知识专题讲座)。比较两个研究班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并问卷调查学生对药理学教学中结合临床知识专题讲座的评价。结果  两班间药理学理论考试成绩有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试验班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问卷调查结果,85.8%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法很有必要;91.6%认为对学习药理学内容很有帮助;83.5%认为有利于巩固基础医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对临床感性认识和自学能力的提高。结论  这种教学法是完全可行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体现了医药教育的联系性和统一性;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为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关键词】  讲座法;药理学;教学
   
  多年以来,医学高等教育按基础课、桥梁课及临床课“三阶段”实施教学。药理学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桥梁课程之一,通常在第3学年内开课,多与病理、诊断学同期进行。学生虽已学完了,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等大多数基础课程,此时的医学生对临床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对药理学的学习无疑受到影响。人们都说药理学很重要,但难学、难教。究竟原因何在?其根源在于以往没有完全体现出药理学课程的特殊地位,即“桥梁”作用,主要重视了它与基础课的联系而忽视了与临床课的联系。临床知识专题讲座如何应用在药理学教学中,为此笔者做了一些尝试,现将做法、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自本校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405名为研究对象,分为两个研究班,其中试验班为202人,对照班为203人。在药理学开课前两班间的学生素质、年龄、性别等构成基本相同,以往考试成绩较接近。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班  学时数、教学进度、授课内容按原计划施教,即传统教学法。

  1.2.2  试验班  总学时数不变,拿出14学时(占总学时的18.52%)增开7次临床知识专题讲座(讲座内容见表1),每专题讲座时间在讲授药理学相关章节的前1周完成。即临床知识专题讲座与药理学整合教学法(简称整合教学法)。

  1.3  考试  课程结束后,对两个教学班学生进行理论考试,采用考教分离,用同一套试卷在同一时间闭卷考试。考试成绩用均数标准差(x±s),两班间进行t检验,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表1  两种教学法一般情况(略)

  1.4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在课程结束时发给学生并回收,资料进行统计处理。问卷内容主要针对“在药理学授课期间增开临床知识专题讲座是否有必要、学习药理学有什么帮助、是否增加临床感性认识、是否有助于巩固已学的基础医学知识、是否开阔了视野、是否促进学医从医的兴趣、是否增加了学习负担”等7个方面进行问卷。

  2  结果

  2.1  药理学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见表2。结果显示,试验班与对照班考试成绩存在差异,经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2  问卷调查结果  发出调查表198份,回收195份(回收率为98.5%)。从回收表统计结果来看,85.8%的学生认为开展整合教学法是很有必要,其余为有必要;91.6%的学生认为开展整合教学法对学习药理学很有帮助;83.5%认为有助于巩固已学基础医学知识、开阔眼界、增加了对临床感性认识、促进了对药理学内容的理解和自学能力的提高;有13.8%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习负担。

  表2  两种教学法考试成绩比较(略)

  3  讨论[1,2]

  3.1  整合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  笔者在药理学教学引入临床知识专题讲座,学生在兴趣盎然状态下,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学习,达到了“启其蒙而引其趣”的境地。如“抗高血压药”这章,历来是药理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章节。按照传统教学法,台上教师讲得喉干舌燥,台下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笔者采用整合教学法教学时,在介绍该章前要求学生调查亲友及邻里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做一次高血压用药专题讲座后,这样大大地降低了学习该章的难度,再来介绍“抗高血压药”这章时,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觉得药理学那些难理解、难记的内容也不过如此罢了,从而大大增强了学习药理学的决心。

  3.2  整合教学法突出了药理学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地教学法  药理学不仅是基础医学的综合运用,而更是临床医学的基础。整合教学法就是突出药理学课程特点,以体现出“站在”基础医学的“肩膀”上,去“摘除”临床“病症”。也就是说,笔者进行的药理学教改,是在药理学开课期间增开与药理学相关的临床知识内容,使临床课部分内容适当提前,使学生了解一部分临床知识,对临床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药理学。同时对今后疾病防治的认识及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有益的。从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班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大多数学生对整合教学法反响强烈,85.8%的学生认为该种教学方法很有必要,91.6%的学生认为对学习药理学内容很有帮助。笔者的研究表明,整合教学法是有成效的和可行的教学法。

  3.3  整合教学法体现了医学教育的联系性与统一性  基础医学课程由于更多强调纵向授课,常出现同一知识的重复讲授,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医学基本理论系统化掌握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采用“整合教学法”就是体现药理学在医学课程中的“桥梁”作用,把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始由纵向向横向的转变,从而达到医学教育的联系性和统一性。如以往讲授激素类药物时,教师像念经,兴趣索然,学生认为生理、生化都学过,觉得听不听无关紧要,听课无精打采。采用整合教学法,在介绍激素类药物前,进行一次“内分泌疾病用药”讲座,则效果截然不同。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5%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有利于巩固基础医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了对临床感性认识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在药理学教学中结合临床知识专题讲座是完全可行的,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体现了医学教育的联系性和统一性,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为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建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医学教育,1993,(3):48-50.

  2  罗其富,汪煜华,朱炳阳.在药理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3(11):1502.

  (编辑:汪  洋)

  *基金项目:南华大学2004年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重点研究课题(04Z35)

  作者单位: 421001 湖南衡阳,衡阳南华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作者: 罗其富,廖端芳,黄红林,庹勤慧,秦旭平,苏波,朱炳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