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10年第10卷第5期

论述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内容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和中药材生产制剂,对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探讨中药药性的理论,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发展祖国医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药性......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中药 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和中药材生产制剂,对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探讨中药药性的理论,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发展祖国医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药性理论的基本概念

  古代是以“毒”来代表药物的药性。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是指古代劳动人民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毒的植物,这些植物对人体疾病有治疗作用,因而把毒物指为临床治疗药物。《周礼》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物以供医事”。可见很早以前,就把药物的毒性作为药性被临床应用。药性一词的最早记载是《神农本草经序列》:“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醋渍者,宜煎膏者,也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这里是指药物适宜于制剂种类的性质。到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对药性的概念又做了全面补充。他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言:“药性一物,兼主十余病者,取其偏长为本”。因而看出药性是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药性理论即是研究药物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2 药性理论的来源

  药性理论来源于实践经验,并将经验寓于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之中,使之上升为理论,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药性理论体系,大体分述如下。

  2.1 实践经验

  包括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两个方面。原始社会是人类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有毒的植物。如大黄生吃泻下,生吃乌头令人麻木等。为了避免中毒,就必须辨清楚哪些是“毒物”,经过零星的分散的却是有意识的试验、观察、口尝、身受逐渐创造并积累起用药知识,这就是产生原始社会经验,从而有了“神农尝百草”以治疗疾病的传说。

  2.2 古代哲学

  ——阴阳五行学说是前人认识和解释大自然现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事物都有阴阳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在宇宙中存在着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和属性,互相制约,共同促进事物运动变化,逐渐形成了古代思想,即阴阳五行学说。把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运用于医学领域,指导临床实践,这形成了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

  2.3 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的思想及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基础,以脏象、经络、病因、病理、辨证治则、针灸、汤药,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如脏象、经络等就是研究人体各种脏器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经络组织有网络全身,沟通内外,联系表里,流通气血等作用。使脏腑器官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脏象、经络为药物作用的定位奠定了根基,是药性理论中归经的依据。病因是指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以病因来说,一是外因:有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邪,故有祛风药、散寒药、燥湿药、清热泻火药等;二是内因: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之伤,故有安神定志药等;三有饮食失调、劳逸不节、内伤、外伤等。故中药有消食药、健脾药等。若由内风所致,用平肝熄风药。诊断,用望、闻、问、切四诊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分析归纳,中药有滋阴药、助阳药、解表药、祛寒药等。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对于临床立法,处方用药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上说明中药是一个整体关系,中药是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药性理论来源离不开中医理论。

  3 药性理论的重要意义

  中医中药是有密切关系的。中医特点是辨证论治,它有四个步骤:理、法、方、药。中医治病用药的原则是有“证”用方(药),药随证变,若证情已变,仍死守原方,则会延误病情或者使病情加重,以小儿肺炎为例,若见高热咳喘,呼吸困难,口渴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应用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之法,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方)。如出现邪盛正衰的变证,而见呼吸困难,喘促烦躁、汗出,四肢厥冷,脉虚大,此为上盛下虚证(理)以用扶阳救逆法,应选用参附汤加味,以上列说明,中药的运用离不开中医的理论,掌握好中医理论,才能运用好重要防治疾病的目的。这就充分说明药性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4 药性理论的范围及其核心内容

  中药药性理论范围很广,以《本经》为例,书中所述之药性,包括药物、采收、加工炮制、制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剂量多少、服法、组方原则、配伍禁忌等。以后历代医学家不断补充,凡涉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理论问题,都列入药性理论的范畴。四气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再以气、味的理论来进一步的探讨。

  4.1 四气

  药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古时总称四气,又称四性,此外还有平性。这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反应而概括出来的理论。四性寓有阴阳之说,即寒凉为阴,温热为阳,平也有时偏凉或偏湿,四性只有阴阳两个方面,凡阳性热病,用寒凉药物治疗,阴性寒病,用温热药物治疗,以阳胜阴,以阴胜阳,以阳补阳,以阴补阴,这是临床用药治病不可违反的客观规律。从现代医学观点解释,热证在病理上大都属于功能亢进现象。寒症在病理上大都属于功能衰退现象。因而寒凉性药物对功能上的病理亢进起抑制作用,温热性药物对功能上的病理衰退起兴奋作用。有人报道温热药能兴奋机体功能活动,主要兴奋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等。寒凉药能抑制机体功能活动,并且有消炎和镇静中枢神经,降低血压等作用。因此,对四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4.2 五味

  五味的来源,据传在商周时代已有五味的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如《至真要大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把五味作用进行归纳,并且与五脏联系起来,《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指明了五味在临床上的具体作用。《本草备要药性总义》归纳了五味的作用,酸能涩、能收,苦能泻、能燥,甘能补、能缓,辛能散、能润,咸能下、软坚,淡能利窍,此五味之用也,因淡附于甘,以往甘淡并称,因而称五味,临床上不称六味,以药物而言,如辛味药之生姜散寒、川穹行血,酸味药之五味子敛汗,五倍子止泻,苦味药之大黄泻下,苍术燥性,解毒,咸味药之芒硝通便,淡味药之茯苓、猪苓渗湿利水等,五味理论对临床处方用药有具体指导意义。药物味与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甘味药含有糖类蛋白质,辛味药含挥发油,酸味含有机酸,咸味含有无机盐,但是与上述情况不符的药物是有的,这个问题尚待进一步的研讨。

  5 药性理论的整理发展

  药性理论是前人用药经验的总结,是我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药理仍不完善,特别是没有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故有待整理发展。

  5.1 文献整理

  《本经》以来,记载药性理论的本草书很多,但对四气五味等药物理论的论述往往众说不一。如五味理论《本经》记载花为辛温,在《本草备要》将其改为苦寒。又如菊花气味《本草》苦平,《别录》味甘,而菊花功能平肝明目,疏散风热,但目前有人报道,菊花能扩张冠状动脉,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当然,根据中医药理论和实际疗效,从常用中药着手整理,使药性理论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同时要进一步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药性理论,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5.2 临床实践

  验证疗效,检验理论是药性理论发展的重要环节,药性理论来源于实践,它是临床经验的总结,又能指导临床实践,药性理论受临床实践的检验,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把它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因而在临床中,要有目的地观察药物疗效。方法可用单味,也可用复方筛选等。这是整理提高药性理论的基本条件。

  5.3 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

  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是一样的,还没有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必须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才能把它提高到高水平,药理研究应采取:植物分类、品种鉴别、栽培、动物饲养、采收加工、炮制、制剂、化学分析、药理实验等方法,要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中医理论进行研究,这就是促进中药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本文论述了药性理论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与中医理论是一个整体,药性理论范围很广,凡涉及与药物疗效有关的问题,均可列入药性理论的范畴,但气味理论是药性理论的核心,气味相同,作用近似;气味不同,功效各异。临床验证,采取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加快药理文献的整理步伐是十分必要的,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奋斗。

  

作者: 高 峰,王寿杰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