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5年第2卷第7期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下简称伊犁州)直属8县1市白内障的患病率,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白内障患病率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白内障患病率与地理环境、营养方面的关系。方法对2001~2003年间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1394眼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94眼患者中51~80岁患者为1131眼,占81。从患病率比较发现,在海拔......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下简称伊犁州)直属8县1市白内障的患病率,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白内障患病率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白内障患病率与地理环境、营养方面的关系。方法  对2001~2003年间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1394眼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94眼患者中51~80岁患者为1131眼,占81.13%。从患病率比较发现,在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农牧区的白内障患病率明显增高,且晶体核分级大多为Ⅳ~Ⅴ级。结论  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度高及饮食相对单一是白内障发病的危险因素,白内障是该地区第一位致盲性眼病。

  【关键词】  白内障;流行病学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下简称伊犁州)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位置东经80°9′42″~91°01′45″,北纬40°14′16″~49°10′45″,海拔高度自西向东600~2200m,年平均气温-0.2℃~9.5℃,平均日照时间2699~3158h,年平均降水量200~800mm。山地占全地区总面积的30.97%,平原占38.13%,丘陵占22.9%。主要山脉为天山山脉,河流主要是伊犁河,河道全长1500km,流域面积61640km2。全州主要以农、牧业为主,总人口约200万人,由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锡伯族等13个民族组成,其中汉、维吾尔及哈萨克3个主要民族人口分别为68万(30.91%)、56万(25.45%)和47.8万(21.73%)[1]。

  全州共有眼科医师约50名,眼科病床60余张,主要分布在首府伊宁市。全州共有白内障超声乳化仪2台,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约800~1000例,人工晶体植入率约95.63%。

  1  调查对象及病例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为2001~2003年伊犁州8县1市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复明手术病例,共计调查人数45520人,白内障患病1394眼,白内障的患病率为3.06%;年龄最小2岁,最大102岁;男750眼,女644眼;其中,汉族616眼,维吾尔族466眼,哈萨克族176眼,回族89眼,锡伯族17眼,其他民族30眼。

  2  资料分析

  2.1  白内障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  白内障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高,尤其在50岁以上人群中更为突出。调查结果说明了白内障发病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白内障患者的年龄分布  (略)

    从表1中可以看出,50岁以上的白内障患者明显增多,51~80岁年龄段患者占总人数的81.13%,由此可见,白内障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治疗白内障是老年人视力保健的首要问题。

  2.2  白内障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据有关资料显示,白内障尤其是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与地理及环境等条件有关,伊犁州地处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海拔高(600~2200m)、日照时间长(平均日照时间2699~3158h)及紫外线辐射量大(除夏季日光直射因素外,由于冬季时间长达120天,因积雪产生的光线折射是冬季紫外线辐射的主要原因)等特点,因此,白内障的发病率也相应高于其他地区,见表2[2]。

  表2  白内障患病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略
  
  2.3  白内障患病率与民族的关系  从已知数据来看,白内障的发病与年龄、地理及环境等条件有关[3],但对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调查数据目前还比较缺乏,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1394眼白内障患者中,汉族患者为616眼(44.19%),其他少数民族患者为778眼(55.81%),见表3。不同民族患者的晶体核硬度也有很大差异,汉族患者一般以Ⅱ、Ⅲ级核为主,少数民族患者则以Ⅳ、Ⅴ级核为主。

  表3  白内障患病率与民族的关系  (略)

  2.4  白内障与营养的关系  据有关资料显示,白内障的发病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活营养水平有一定关系,尤其是饮食中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对白内障的发病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伊犁州地处西北边疆,经济发展状况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饮食主要以面食和肉类为主,各种蔬菜的摄入量相对较少,使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量相对不足,从而导致白内障发病率增高[4]。

  2.5  白内障的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尚无白内障发病率的调查资料,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新疆地区的白内障平均发病率约为0.29%。目前,伊犁州共有人口200万人,应有白内障患者约9800人。据WHO印度南部地区有关白内障的发病率调查研究显示,在发展中国家平均每1000人当中每年新增白内障患者1例,全州平均每年新增白内障患者约2000例(由于统计方法及调查人群的差异,实际情况可能高于此数值)。全州目前现有眼科医师约50名(能够独立完成白内障手术的医师仅约10人),每年白内障手术量约800~1000例,仅手术治疗现有白内障患者即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明显滞后于其发病的速度,随着全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伊犁州的人口预期寿命为62.1岁,明显低于全国水平),每年还将会有更多的新增白内障发生,白内障的康复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全州眼科医师面临的严峻挑战。

  3  讨论

  由于本次调查主要是围绕“视中”行动复明手术,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与实际的结果有一定出入,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1)调查人群主要以门诊就诊患者为主,结果主要反映的是眼病患者中的白内障发病率;(2)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素质及区域人口分布、信息来源等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患者(主要为乡村农牧民)缺乏医疗意识和经济承受能力,信息来源受限,无法及时就医。

  目前,白内障在我国仍是第一位致盲性眼病,手术治疗虽然具有很好的前景,但由于基层医疗条件及患者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影响了白内障复明工作的开展。鉴于白内障发病的影响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可能对白内障的发病及致盲会起一定的预防作用。(1)合理膳食结构,改变传统的以肉食为主的饮食结构,增加新鲜蔬菜及水果的摄入量,保证机体必需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应;(2)夏季及冬季户外活动时配戴合适的防紫外线眼镜,减少日光及雪光中强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3)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改善自然环境,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4)广泛开展卫生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居民的医疗保健尤其是眼保健意识,使白内障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白内障的致盲率。

  (致谢:本次调查得到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残联及伊犁州中医医院眼科中心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伊犁州统计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统计年鉴,1999.

  2  张士元.防盲致盲.中华眼科杂志,1999,35:336-339.

  3  赵家良.防盲致盲.中华眼科杂志,1997,33:464- 467.

  4  许伟.新疆莎车县维吾尔族3651人盲目与低视力的流行病学调查.眼科新进展,1995,15:7-8.

  获奖项目:该调查获第五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该调查获西北民族大学首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作者单位: 730030 甘肃兰州,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

  (编辑:刘  俊)

作者: 许婷婷张雅青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