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2008年第5卷第4期

信封式揭囊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
摘要:【关键词】信封式揭囊。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近年来许多基层医院眼科均开展了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但由于在小切口情况下是硬套出晶体核或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角膜水肿甚至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造成该手术方法在基层医院流行一段时间后,许多医生开始退却。自20......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信封式揭囊;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近年来许多基层医院眼科均开展了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但由于在小切口情况下是硬套出晶体核或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角膜水肿甚至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造成该手术方法在基层医院流行一段时间后,许多医生开始退却。自2006年5月,我科在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采用信封式揭囊163例(181眼),术后角膜、视力恢复与超声乳化技术相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5年5月~2007年10月对163例(181眼)老年性白内障采用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IOL植入术。其中男73例(82眼),女90例(99眼)。年龄47~93岁,平均74.3岁。术前视力:光感~0.1。

    1.2  手术方法  术前充分散瞳,球后神经阻滞麻醉,开睑器开睑,上方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在角膜缘后2 mm处作一弦长为6.0 mm的反眉弓形巩膜隧道切口,深度约为1/2巩膜厚度,向前分离至角膜内1~1.5 mm,用3.2 mm的穿刺刀穿刺角膜内口,前房内注入黏弹剂,用15°穿刺刀,由3.0 mm穿刺刀再次进入前房,抬起刀柄,继续刺入直达晶体,在正对切口处的晶体前囊上平行于切口划开一个长2.0~3.0 mm的切口,并在囊膜下进行水分离,松动晶体核后用注吸针头吸净囊袋内皮质,再次向前房内注入黏弹剂,并在晶状体核上方注入黏弹剂,再次进行水分离,旋转松动晶体核后,再次进行注吸皮质及小片碎核块,最后在晶体核上下方注入足够黏弹剂并用注水圈套器托出晶体核。灌注抽吸残余皮质,前房及囊袋内再注入适量的黏弹剂,囊袋内植入5.5 mm直径的IOL后环形撕囊,置换前房内黏弹剂并形成前房,切口不予以缝合,若是切口偏大则在中间缝合1针,结膜复位,并在上方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 mg,覆盖巩膜切口,单眼包扎。

    1.3  术后处理  术后当天及第1天予以克林霉素0.6 g,地塞米松1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第2天地塞米松看角膜及虹膜恢复情况予以减为5 mg或停用,并可出院或留院再观察1天。术后第1天打开术眼,并予以局部润舒滴眼液及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常规滴眼,出院后继续滴眼20天左右。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  本组181眼术后最佳视力≥0.6者145眼(80.11%),介于0.6~0.3者27眼(14.92%),<0.3者9眼(4.97%)。

    2.2  并发症

    2.2.1  术中并发症  后囊破裂5例,3眼因后囊混浊刨光后囊时破裂,2眼在注水圈匙托出晶体核时破裂。

    2.2.2  术后并发症  主要为角膜水肿2眼(1.10%),术后4天全部恢复透明、水肿消退。5眼(2.76%)前房积血,予以口服云南白药胶囊,3天后全部吸收。3眼(1.66%)一过性眼压升高,予以20%甘露醇注射液静滴2~3次后,眼压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可以弥补超声乳化手术设备昂贵,在基层医院无法开展的不足,而且与超声乳化手术相比具有其优越性,但由于在小切口下硬套出晶体核或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角膜水肿甚至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大量角膜水肿甚至角膜失代偿制约着基层医生对小切口ECCE的开展,甚至重新回到普通的ECCE,我科采用信封式揭囊不但有效避免注水圈套器套出晶状体核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而且可避免在注吸皮质时对虹膜的损伤,有效降低术后IOL表面色素沉着及虹膜反应。信封式揭囊有效地弥补了小切口ECCE的不足,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基层开展。


作者单位:福建平潭,平潭县陆军医院眼科

作者: 黄瑜斌,周益龙,曹而彩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