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

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小儿麻醉手术前的恐惧、惊慌、哭闹、不合作甚至拒绝手术是麻醉医师在麻醉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氯胺酮具有镇静、镇痛和麻醉的特点,是目前小儿麻醉中常用的药物,但麻醉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噩梦等不良反应是其最大的弊端,也是麻醉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本文拟在减少术中氯胺酮的用量及术后不良......

点击显示 收起

  小儿麻醉手术前的恐惧、惊慌、哭闹、不合作甚至拒绝手术是麻醉医师在麻醉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氯胺酮具有镇静、镇痛和麻醉的特点,是目前小儿麻醉中常用的药物,但麻醉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噩梦等不良反应是其最大的弊端,也是麻醉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本文拟在减少术中氯胺酮的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寻求一种更为安全的小儿麻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4年3月以来,选择了20例6~9岁患儿,男17例,女3例,体重14~25kg,需行疝修补术、隐睾下降固定术等下腹部手术。ASA均为Ⅰ~Ⅱ级。手术时间30~90min。术前禁食6h,禁饮4h。常规留置静脉套管针。咪唑安定0.06mg/kg,阿托品0.02mg/kg术前30min肌注。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1.2 方法 入室静滴乳酸林格液6~10ml/kg,氯胺酮4~6mg/kg肌注,约3min患儿入睡。鼻导管吸氧1~2L/min。美国产Spacelabs监护仪连续监测SpO 2 、ECG、BP、HR。取侧卧位,实施硬膜外麻醉。取L 2~3 穿刺点,17G硬麻针,整个硬麻过程不超过15min。待患儿苏醒后注入1%利多卡因3ml,5min后确定无脊麻体征。术中1%利多卡因6~8mg/kg硬膜外分次注入,麻醉平面控制在T 8~10 以下。手术历时30~90min。术毕硬膜外曲马多1~2mg/kg用于术后镇痛,拔除硬膜外导管。
    
  2 结果
    
  术中所有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仅1例血压下降超过30%,通过加快静脉输液速度,麻黄素5mg静脉推注得以纠正。所有患儿呼吸平稳,无一例患儿SpO 2 低于99%。无一例术后出现烦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随访3天,没有患儿家长反映患儿有疼痛的主诉。
    
  3 讨论
    
  本组小儿麻醉中,术前肌注咪唑安定0.06mg/kg,对循环呼吸无明显影响,常规鼻导管吸氧1~2L/min,既消除了氯胺酮的不良影响,又保持了患儿的合作能力 [1] 。整个手术过程中仅术前肌注氯胺酮4~6mg/kg,减少了氯胺酮的用量,术中无其他静脉辅助用药。小儿硬膜外脂肪组织、淋巴管及血管丛较丰富,腔内间隙相对较小,脂肪组织较为疏松,有利于药液扩散 [2] 。其次小儿皮肤与硬膜外腔的距离较短,黄韧带较薄,负压不明显,判断穿刺多凭手感 [3] ,故要求麻醉医师有一定的麻醉操作经验。硬膜外曲马多1~2mg/kg术后镇痛,保证了患儿术后与临床医师的治疗合作 [4] ,从而减轻了临床医师的工作量及有利于患儿的康复。笔者认为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或以下手术,配合曲马多硬膜外术后镇痛是一种较为合理的临床小儿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爱忠,江伟,徐惠芳.咪唑安定作为术前用药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5:285.
    
  2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46.
   
  3 孟庆云,柳顺锁.小儿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65.

  4 刘艳,张瑞芹.氯胺酮基础麻醉下小儿硬膜外曲马多术后镇痛的量效关系.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3:239.
    
  (编辑唐 城)

  作者单位:225300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

作者: 郭从康 谢月峰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