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9期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溶血磷脂酸变化及意义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病毒性脑炎(病脑)患儿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动态变化意义及机制。方法10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入院治疗前采静脉血3ml,治疗后5、7、10、14天分别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3ml,测定血浆LPA,观察2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1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8ml/d治疗,与正常对照。结果病脑病情轻度者,LPA无明显变化......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病脑)患儿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动态变化意义及机制。方法  10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入院治疗前采静脉血3ml,治疗后5、7、10、14天分别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3ml,测定血浆LPA,观察2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1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8 ml/d治疗,与正常对照。结果  病脑病情轻度者,LPA无明显变化(P>0.05)。重度病脑患儿发病后LPA即明显升高,以后渐降低,14天时基本正常。观察1组LPA恢复正常时间较观察2组短,病情好转亦快。10天时观察1组比观察2组临床治愈好转者多(P<0.05)。结论  病脑患儿急性期LPA升高,证明病脑存在血栓前状态,LPA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LPA升高,提示体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标志可能有形成血栓的危险,应该及时采取干预处理,确保LPA在正常水平。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溶血磷脂酸;动态变化;意义;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病毒性脑炎(病脑)是病毒直接侵入脑组织产生的急性炎症。有研究[1,2]表明,急性病脑患儿体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损伤是多种疾病损害的早期病变及基本动因。患儿体内存在血栓前状态,可加重病情。而溶血磷脂酸(LPA)增高,标志着血小板活化,凝血过程开始,预示有形成血栓的危险[3]。而对LPA增高采取干预措施,可降低血栓发生的危险,促进患儿恢复。因此,本研究测定病脑患儿血浆LPA动态变化,并采取干预处理,探讨其意义及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标准  (1)症状、体征:发热、头痛、呕吐、精神症状、抽搐或昏迷,查体可有颈抵抗、克氏征(+)等脑膜刺激征,符合《小儿内科学》第3版病脑诊断标准[4]。(2)头颅CT检查除外缺血、出血性脑血管病和颅内肿瘤。(3)腰穿采取脑脊液化验,以除外其他类型脑炎。(4)避免高脂饮食、饮酒、外伤。

  1.2  病例排除标准  (1)缺血、出血性脑血管疾病;(2)颅内肿瘤;(3)颅内其他炎症,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4)已应用影响血小板、凝血及纤溶系统药物;(5)血液病史、出血性疾病史;(6)PT、APTT延长,INR>2.5,FIB<2g/L,PLT<100×109/L。(7)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

  1.3  一般资料  按照上述标准共入选102例病脑患儿,男54例,女48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5.6±2.1)岁。发热102例,头痛78例,伴呕吐者89例,抽搐48例,精神症状24例,运动障碍19例,意识模糊11例,嗜睡19例,昏睡5例,浅昏迷7例。脑膜刺激征阳性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1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52例,观察2组(未用复方丹参注射液)50例。正常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个月~14岁。

  1.4  治疗方法  观察1、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抗感染、减轻脑细胞水肿、脑保护剂、醒脑开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及其他对症处理。观察1组再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8ml/d,入液静滴,每日1次,共用10天。

  1.5  LPA测定方法  正常健康儿童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3ml;观察组均于入院治疗前采静脉血3ml,治疗后5、7、10、14天分别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3ml,置于抗凝管中,离心吸取上清液,抽提磷脂成分,过滤、浓缩、分离,加入显色剂,在90℃水浴放置5min,然后在室温下放置,35min后比色测定。测定试剂购自北京泰福仕科技开发公司。

  1.6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主要观察指标为LPA,进行治疗前、治疗过程中5、7、10、14天的对比,进行观察1、2组在上述时间的对比,以及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次要观察指标为临床治愈率,治疗14天后观察1、2组进行对比,临床治愈判定标准:症状、体征消失,无精神、运动、意识等方面异常。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结果  见表1,观察1、2组在患儿年龄、性别、症状、体征、既往史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结果表  (略)

  2.2  LPA结果  见表2,观察1、2组在治疗前LPA均高于对照组,t1=25.78,t2=24.51,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而观察1、2组比较,t=0.45,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5、7天时,观察1、2组仍高于对照组,但较治疗前渐降低,t1=5.66,t2=4.00,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后5天时,观察1、2组比较,t=1.12,P>0.05,差异无显著性。而7天时t=8.22,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观察1组低于观察2组。10天时,观察1组达正常,与对照组比较,t=0.18,P>0.05,观察2组仍高于正常,与观察1组及对照组比较,t=5.61,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14天时,观察1、2组均在正常范围,二者相比以及与对照组比较,t=0.02和t=0.19,P>0.05,差异无显著性。说明观察1组LPA恢复正常时间较观察2组短,而且LPA与病脑严重程度成正比。同时治疗后LPA下降、恢复正常快者,病情好转亦快。

  观察组病脑患儿病情轻度者,LPA在发病后治病前与对照组比较LPA升高不明显,t=0.17,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LPA下降不明显,t=0.16,P>0.05,差异无显著性。说明病脑病情轻度者,LPA虽有变化,但无明显升高与降低,基本在正常范围。

  10天时观察1组比观察2组临床治愈好转者多,治愈好转观察1组为46例,观察2组37例;未愈观察1组为6例,观察2组13例,χ2检验,t=3.63,P<0.05,差异有显著性,14天时,治愈好转观察1组为50例,观察2组47例;未愈或死亡观察1组为2例,观察2组3例,χ2检验,t=0.01,P>0.05,差异无显著性。

  表2  3组LPA对比表  (略)
  
  3  讨论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发病时,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复制和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破坏致血管腔变窄,供血不足,脑细胞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元坏死、水肿;同时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形成微血栓[5,6]。从而导致病情加重,功能丧失严重。

  LPA是磷脂生物合成早期阶段的关键性前体,在体内的信号传递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LPA在正常人血浆中水平很低,发生凝血过程时,血小板被凝血酶活化产生LPA大量释放入血,导致LPA增高。当血浆中LPA明显增高时,就标志着血小板活化、凝血过程开始,预示有形成血栓的危险[3,7,8]。

  本研究发现,病脑患儿病情轻度者,LPA虽有变化,但无明显升高与降低,基本在正常范围。与既往研究[1,2]发现病脑患儿病情轻度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增高及其存在高凝状态、血栓前状态、血小板活化均不明显一致。

  病脑患儿重度组发病后LPA即明显升高,在发病后5、7、10天时仍高于正常,但较治疗前降低,14天时基本正常,而且LPA升高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病脑LPA升高的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研究[1,9]发现,病毒感染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与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相邻的神经细胞损伤。病脑患者血和脑脊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明显升高,病脑时体内存在内皮细胞激活,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激活凝血酶、血小板,从而产生LPA[10,11]。(2)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机械性损伤,通过(1)的机制,激活血小板,产生LPA[12]。同时脑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导致脑血管腔狭窄,脱落的内皮细胞、血液中游离的病毒颗粒、血小板、红细胞及受感染的炎症细胞等形成栓子,造成脑栓塞[1,2]。亦可导致LPA增高。(3)研究[6,9]表明,急性病脑患儿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增高,存在高凝状态。病脑急性期存在血栓前状态,存在血小板活化,病情严重组血小板活化程度显著高于病情轻组,并随病情好转而降低,从而支持本研究LPA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等结果。(4)研究[8]表明,病脑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在病脑病情的动态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临床进行危险性评估、判断预后、选择合理治疗措施等均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从而表明LPA在对病脑病情进行评估、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等方面亦具有重要作用[11,12]。

  本研究采取了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干预治疗,发现干预组病脑患儿,LPA恢复正常速度比未干预组要快,而且恢复正常的所需时间亦短于未干预组;病情好转,干预组比未干预组恢复快。临床治愈好转者,复方丹参注射液干预组比未干预组恢复速度快而且数量多。可能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活血化瘀、疏经通络作用有关,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降低LPA。

  总之,本研究发现病脑患儿急性期LPA升高,证明病脑存在血栓前状态,LPA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LPA升高,提示体内血小板可能处于活化状态,进而标志可能有形成血小板血栓(包括微血栓)的危险,应该注意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处理,确保LPA在正常水平。由于人体内存在纤溶系统,当该系统正常发挥作用时,虽有血栓形成倾向,但不至于发生较大的梗死,但这并不意味着LPA预警意义的降低[7,10,11],本研究所选例数较少,随访时间短,未行双盲分层对照研究,因而有待于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分层、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炜,罗克娴,李根山,等.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栓前状态的研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6):501-503.

  2  王峰,刘成军.急性病毒性脑炎血D-二聚体水平变化意义.医药论坛杂志,2004,24(10):22-23.

  3  Gueguen G,Gaige, Grevy JM,et al. Structure activity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lysophosphatidicacid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Biochemistry, 1999, 38(26):8440-8450.

  4  许积德.小儿内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38.

  5  Miyata K, Shimokawa H, Yamanaki T, et al. Endothelial vasodilator function is preserved at the spastic/inflammatory coronary lesions in pigs. Circulation, 1999, 100(13):1432-1437.

  6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7):583-683.

  7  伍期专.溶血磷脂酸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及病因学中的作用.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5(2):86-88.

  8  Thomas M, Mc Intyre, Aaron V,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n intracellular receptor for 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LPA is a transcellular PPAR vagonist.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3,100.

  9  杨术真,李丽娜,唐棕椿,等.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3,41(1):63-64.

  10  Baker RR, Chang H. A metabolic path for the degradation of lysophosphatidicacid, an inhibitor of lysophosphatidyl choline lysophospholipase, in neuronal nuclei of cerebral cortex.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0,1483:58-68.

  11  Pages C, Simon MF, Valet P, et al. Lysophosphatidic acid synthesis and release. Prosta glandins Other Lipid Mediat, 2001, 64:1-10.

  12  张兆辉,卫涛涛,余绍祖,等.溶血磷脂酸损伤小脑颗粒细胞神经元并诱导细胞凋亡.中华老年心脑血管杂志,2002,4(2):123-126.

  作者单位:1 071051 河北保定,保定市儿童医院内五科

       2 河北保定,保定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3 河北保定,保定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编辑:唐  城)

作者: 顾俊琴张海欣张彦祥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