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上颌窦炎52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慢性上颌窦炎2006年3月~2008年5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52例慢性上颌窦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加香菊颗粒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病程3个月~5年,其中流涕23例,头痛33例,头晕8例,上颌窦部压痛24例,鼻塞27例,鼻黏膜充血34例。全部病例都摄副鼻窦Water位X线片,其中双侧上颌窦炎38例,单侧上颌窦炎14例,均有上颌......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阿奇霉素;香菊颗粒;慢性上颌窦炎

2006年3月~2008年5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52例慢性上颌窦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加香菊颗粒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儿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3~13岁。病程3个月~5年,其中流涕23例,头痛33例,头晕8例,上颌窦部压痛24例,鼻塞27例,鼻黏膜充血34例。全部病例都摄副鼻窦Water位X线片,其中双侧上颌窦炎38例,单侧上颌窦炎14例,均有上颌窦腔不同程度密度增高或窦腔变窄或黏膜增厚。

    1.2  治疗及结果  阿奇霉素按10 mg/(kg·d),每天1次,连服3天停药7天,即10天1个疗程,依次循环往复;香菊颗粒(陕西雪龙海姆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80117)1次3~6 g,每天3次。经过2个月治疗后,痊愈41例,即临床症状消失及摄副鼻窦Water位X线片无异常;6例好转,即临床症状减轻或X线片改善;3例无效;2例未复诊。

    2  讨论

    儿童易患上颌窦炎的年龄从3岁左右即可发生,常见的病原菌为感冒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厌氧菌等。若反复发作可至慢性上颌窦炎。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差、变态反应体质、纤毛无力综合征及增殖腺肥大亦为致病因素[1]。头痛是较为常见的症状,是因为鼻窦内炎症分泌物排除不畅或鼻窦内黏膜溃疡,刺激感觉神经而呈反射性头痛[2];由于窦腔压力增高,反复慢炎性症波及内耳及前庭神经周围支引起感觉障碍则出现头晕;炎性分泌物由鼻后空流注到咽部引起慢性炎症致咽部不适,下行扩散至喉、气管、支气管而引起刺激性咳嗽。由于小儿副鼻窦未充分发育,骨质菲薄,加上不合作,故2~6岁甚至更大些的儿童不宜做穿刺[3]。采用上述治疗简单、经济。阿奇霉素的抗菌谱与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同,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衣原体所致的性传播性疾病。对于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厌氧菌等所致的急慢性炎症有效率达90%,细菌清除率达85%。香菊颗粒由化香树果序(除去种子)、夏枯草、黄芪、防风、甘草、野菊花、辛夷、白芷、川芎组成,具辛散祛风,清热通窍之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病患病高峰正处于小儿成长求知年龄,其造成的头痛、头晕、流涕、咳嗽、注意力不集中等将会影响患儿的发育,因此早期及时诊治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17.

2 范永琛.慢性副鼻窦炎哮喘的关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6,11(1):21.

3 张正霞.小儿副鼻窦支气管炎的病因和免疫调控机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9):519.


作者单位:048000 山东晋城,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