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3期

使用米索前列醇行足月妊娠引产60例效果的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足月妊娠引产以往的传统方法多为采用催产素引产,近年来临床上已开始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来促宫颈成熟和足月妊娠引产,现从我院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收住的足月妊娠妇女中抽出60例米索前列醇引产者,同时抽出另60例同等条件行催产素静滴引产的孕妇作为对照,以观察两者在引产成功率、促宫颈成熟等方面的效果。1一般资料......

点击显示 收起

  足月妊娠引产以往的传统方法多为采用催产素引产,近年来临床上已开始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来促宫颈成熟和足月妊娠引产,现从我院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收住的足月妊娠妇女中抽出60例米索前列醇引产者,同时抽出另60例同等条件行催产素静滴引产的孕妇作为对照,以观察两者在引产成功率、促宫颈成熟等方面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收住的足月妊娠妇女60例,年龄22~35岁,平均26岁,孕周38 + ~40周,单胎头位,无产兆、无胎膜早破等,既往无特殊病史、无手术史,心肝肾功能正常,无前列腺素药物使用禁忌证等行米索前列醇引产者作为试验组。同时抽出相同时期同等条件的60例行催产素引产者作为对照。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将米索前列醇片1/4片(25μg)置于阴道后穹隆,卧床休息30min~1h(以防药片掉出),观察4h后无宫缩,可重复用药,但用药总量不得>200μg。
   
  1.2.2 对照组 以催产素2.5IU+5%GS500ml静脉滴注,视宫缩情况调节滴速(10~50滴),亦可渐进增加催产素浓度(同时调慢滴速)。
   
  1.3 临床观察 用药前做B超监测胎儿双顶径,估计胎儿体重,除外前置胎盘等病理产科情况,并做宫颈评分(Bish-op);用药后进行宫缩及胎心的严格监测,观察引产成功例数、阴道分娩所需时间、产后出血量及用药前后宫颈成熟度变化等。
   
  1.4 效果评定 (1)引产成功:末次用药后24h内分娩或宫口扩张≥2cm;(2)有效:末次用药24h内临产,但宫口扩张<2cm,或虽未临产,但宫颈评分提高≥2分;(3)无效:末次用药24h内未临产,且宫颈评分提高<2分。

  2 结果
    
  2.1 两组引产时间和产后出血量 见表1。

  表1 两组引产时间和产后出血量 (略)
   
  由表1可见,试验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24h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分娩所需时间试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产后出 血量(平均值)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2.2 用药前后宫颈长度和宫颈评分 见表2。

  表2 用药前后宫颈长度和宫颈评分 (略)

  从表2可看出,两组药物均有促宫颈成熟作用,其中试验组作用较明显,用药后比用药前宫颈缩短2~3cm,宫颈评分提高4~5分。
   
  2.3 不良反应 试验组有2例曾出现宫缩过强、胎心快,及时给吸氧及肌注度冷丁100mg后恢复;少部分患者出现恶心,未特殊处理,自行好转。
    
  3 讨论

  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合成的前列腺素E 1 类似物,具有E 1 的作用,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并可协调宫缩、减小产道阻力、提高引产成功率。从我院60例使用米索前列醇足月妊娠引产临床效果观察,引产成功率达95%,平均引产时间只需7h55min,且并不增加产后出血量;而催产素引产成功率为80%,平均引产时间长(约16h10min),且静脉滴注时要专人看护,调节浓度及滴速有一定困难,较使用米索前列醇不便。米索前列醇在引起子宫收缩同时,亦可引起宫颈纤维软化,胶原降解,宫颈缩短,宫口扩张,有明显促宫颈成熟作用。我院60例临床观察中,宫颈评分在用药后提高4~5分,宫颈缩短2~3cm,与国内相关报道相符。米索前列醇在使用过程中少部分病例可能会出现宫缩过强、胎儿宫内窘迫等,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编辑小 南)

  作者单位:677000云南省临沧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杨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