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的评价。方法将2005年我院门诊人工流产的初孕妇采取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异丙酚2。5mg/kg,芬太尼1。5~2mg/kg计算静脉给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的评价。方法  将2005年我院门诊人工流产的初孕妇采取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异丙酚2.0~2.5mg/kg,芬太尼1.5~2mg/kg计算静脉给药;对照组:宫颈4、8点处各肌注1%利多卡因2.5ml,5min后施术,两组孕周(4~10周)、年龄、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镇痛效果,通过人流综合反应、宫口松弛、术中出血、子宫穿孔等方面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满意,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宫口松弛,术中出血、子宫穿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异丙酚、芬太尼为强效镇痛剂,镇痛效果满意,后者可松弛宫颈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两者合用,明显降低人流综合反应的发生率,不影响子宫收缩,术中出血、子宫穿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人工流产;人流并发症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人工流产手术时间短,仅几分钟,但毕竟是手术操作,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若在麻醉下施术,可将心理状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我院于2005年开展此项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就2005年我院施行此手术的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我院施术的初孕妇,采取自愿的原则分为两组各300例。观察组: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下施术;对照组:宫颈注射1%利多卡因,5min后施术。两组年龄18~32岁,体重45~65kg,术前经B超证实宫内妊娠,孕周4~10周。术前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心电图检查。无手术、麻醉禁忌证。

  1.2  方法  (1)术前6h禁食、禁水,备麻醉机、简易呼吸器、吸痰器、抢救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麻黄素等。(2)观察组:术前5%GS液500ml开放上肢静脉通道,行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持续吸氧;由麻醉医师监测给药。芬太尼(宜昌人福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按1.5~2mg/kg计算,缓慢静推,待患者安静后消毒、铺巾,异丙酚(Asrta Zeneca S.P.A)按2.0~2.5mg/kg缓慢静推,待眼睑反射消失后施术,根据术中肢体运动,追加0.5mg/kg。(3)对照组:常规消毒后,2%利多卡因(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注射用水稀释为1%,于宫颈4.8点处各肌注2.5ml,5min后施术。

  1.3  疗效判定标准  (1)镇痛标准:有效:患者无腹痛,表情安静,朦胧入睡,或略有无意识的呻吟,醒后无记忆。无效:患者下腹疼痛、出汗、表情痛苦、呻吟。(2)宫口松弛度判定标准:6号吸管顺利通过为标准。(3)术中出血判定标准以负压瓶内血量为标准。(4)人流综合反应诊断标准: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心动过缓(<60次/min)、心律不齐、血压下降(<80/60mmHg),具有3项以上者为人流综合反应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镇痛效果:观察组均有效。术中出血量、宫口松弛度、人流综合反应、子宫穿孔情况,见表1。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宫口松弛度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子宫穿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各项情况比较  (略)

  3  讨论

  (1)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主要是宫颈的刺激(宫口扩张)和吸宫时对宫壁的刺激,引起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症状[1];芬太尼直接松弛宫颈、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与异丙酚合用镇痛作用加强,镇痛后防止了宫口扩张引起的痉挛性疼痛,且将心理状况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故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2)术中出血差异无显著性,主要是异丙酚、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不影响子宫收缩。(3)子宫穿孔的发生主要与子宫的位置、术者的熟练程度、动作轻重有关,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盆腔检查,尽量纠正子宫屈度,动作轻柔,移动吸管时不要有阻力,并避免负压过大、吸住宫壁等。麻醉下施术,患者无知觉,一定注意器械进入宫腔的深度,若超过估计深度,即应警惕穿孔可能。(4)异丙酚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毒性小和术后恢复迅速,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后遗症等优点;这主要是异丙酚药物特性及在体内迅速再分布、代谢的结果[2]。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镇痛剂,可松弛宫口,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两者合用,可以增加镇痛效果,并减少前者的用量从而降低费用,且操作简便,明显降低人流综合反应的发生率,不影响子宫收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5)注意事项:异丙酚对循环有抑制作用,可抑制心肌和心血管系统中的神经反射,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芬太尼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应缓慢注射;术中应持续吸氧,严密监测BP、R、P、SpO2,并做好抢救准备,强调术前6h禁食、禁水,防止呕吐、窒息,严格掌握禁忌证,避免咳嗽,防止呛咳引起的手术损伤[3]。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妇产科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864.

  2  郭忠武,李万亥.新型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的药理作用.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89,101-104.

  3  刘俊杰.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93.

  作者单位: 1 361004 福建厦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 福建厦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金榜分院

  (编辑:宋  晓)

作者: 李玉萍陈丽娜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