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9期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临床分析(pdf)[摘要]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诊治。方法对我院1982~2001年间收治的2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我院同期收治内异症病例的1。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

点击显示 收起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临床分析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诊治。方法  对我院1982~2001年间收治的2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检查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我院同期收治内异症病例的1.73%;发病潜伏期介于术后1~8年;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诊1例复发。结论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腹部检查能对腹壁切口内异症正确诊断,并以手术治疗。

    [关键词]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妇科疾病,多发生于盆腔内的卵巢、子宫、子宫直肠后陷凹,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如腹壁切口、会阴切口、脐等部位[1]。国内外文献报道内异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2],有关的诊治进展主要是针对发生在盆腔脏器的异位病灶;对较少见的其他部位内异症而言,其确切的发病率、临床诊治情况却少有共性分析的报道。为此,特将我院20年间收治的2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资料总结分析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82~2001年间我院收治腹壁切口内异症21例,全部经我院手术去除内异症病灶;其中部分病例在手术前后辅助药物治疗。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内异症,并术后随访。(1)年龄28~52岁,平均38.25岁。(2)21例均有手术史,其中13例剖宫手术史(9例为剖宫产史,4例剖宫取胎史),5例子宫肌瘤挖除术史,3例经腹卵巢子宫内膜囊肿剔除术史。(3)病例来源:来自我院5例(均为剖宫产术后),余16例来自院外。

    1.2  术后首次月经来潮距手术时间  平均为44.38天。剖宫产术后哺乳者7例。

    1.3  手术方法及范围  病灶<1 cm采用局麻,其余均行联合阻滞麻醉。手术切除范围:切除距肿块处2~3 cm,2例病灶累及腹膜,故开腹切除受累腹膜。术后病理结果: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1.4  发病潜伏期  为12~94个月,平均52.5个月。30岁以前发病潜伏期平均51.48个月,30岁后为52.79个月,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1.5  手术前后辅助用药与术后复发  (1)术前用药:6例在术前3~6个月加用孕三烯酮或米非司酮。(2)术后用药:9例并盆腔内异症病灶加用孕三烯酮3个月;4例服用米非司酮3~6个月;另8例因肝功能异常或经济困难而手术前后均未用药。(3)术后复发:21例均接受内异症病灶去除术并随诊1~3年,其中1例术后15个月复发,经再次病灶去除术后痊愈。

    2  结果

    2.1  发生率  1982~2001年间我院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212例;其中腹壁切口内异症为21例,发生率为1.73%。

    2.2  复发率  本资料中1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4.76%。

    2.3  治愈率  经一次手术治愈20例,治愈率为95.24%;经二次手术后总治愈率为100%。

    3  讨论

    3.1  腹壁切口内异症的发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不明,医源性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说明其发生与子宫内膜移植有关[3]。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手术时把子宫内膜“带到了”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在切口处继续生长。本组21例患者均有手术史,表明妇产科手术与腹壁切口内异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3.2  腹壁切口内异症的诊断  本文资料中的腹壁切口内异症的典型临床表现:(1)均为育龄妇女;(2)既往均有妇产科开腹手术史;(3)术后出现腹部切口固定位置周期性疼痛;(4)均有相似的体征:在切口瘢痕中下段可及包块,位置较深,边界不清,有触痛且经期增大明显。此肿块生长速度较慢,可能因切口处纤维组织增生、瘢痕皱缩使周围的神经末梢缠结而降低其兴奋性,同时局部血供减少,使异位内膜对激素反应逐渐减弱,病变趋向静止所致。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检查有部分为囊性,有部分为囊实性,诊断是否需要CT检查及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尚存在较多争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本组患者全部确诊。

    3.3  腹壁切口内异症的治疗  腹壁切口内异症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因为1 cm以上病灶靠药物清除比较困难,切口愈合过程中形成坚硬的瘢痕,药物很难渗透到局部发挥作用,故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效果差,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彻底切除病灶[4]。应切除病灶周边至少5 mm的正常组织,以期切除干净,防止复发。与其他部位内异症相比,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较好,是可以治愈的妇科疾病。

    3.4  腹壁切口内异症的预防  子宫内膜种植与内异症发生有关,本文中腹壁切口内异症均有剖宫产史、剖宫取胎史及巧克力囊肿剔除术史。为了防止以上情况的内膜腹壁种植,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降低剖宫产率:社会因素指征的增加是近年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应向广大孕妇宣传自然分娩的益处和剖宫产的近、远期并发症,开展无痛或减痛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并提高产程处理质量及阴道助产技术。(2)减少医源性腹壁切口内膜种植几率。术中医生要加强责任心,注意切口保护,特别是在缝合腹壁切口前时应冲洗切口,缝合前更换保护垫。(3)本组资料中月经来潮时间距手术时间短,可能是促发因素,应进一步宣传母乳喂养优点,并提倡剖宫产术后哺乳以推迟月经,这对腹壁切口内异症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东红,赵轩,孙丽君.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26例临床分析.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4(24):2230.

    2  陈竹钦.剖宫产术的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6,18(2):320.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67.

    4  张晓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4:0253.

  作者单位: 116100 辽宁大连,大连市金州区妇幼保健院

  (编辑:宋  青)

作者: 林义,黄春霞,陈 静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