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5期

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对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行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治疗的98例患者进行了定期随诊,综合评估了LEEP刀治疗CIN的可靠性。结论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治疗CIN是一种快捷、方便、痛苦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关键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对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行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治疗的98例患者进行了定期随诊,综合评估了LEEP刀治疗CIN的可靠性。结果 患者每3个月复查1次,目前尚无一例复发。结论 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治疗CIN是一种快捷、方便、痛苦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LEEP刀宫颈锥切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两种疾病的总称。宫颈原位癌和宫颈不典型增生多始于宫颈的鳞状上皮交界处储备细胞,其病变性质相同,但病变程度有差异。CIN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因此治疗CIN可减少宫颈癌的发病率。LEEP系统的原理是利用高频电产生的热效应达到切割、止血的目的。本文对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2006年6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治疗CIN患者共116例,术前使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配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后病理证实的CIN患者,其中CIN Ⅰ级36例,CIN Ⅱ级56例,CIN Ⅲ级24例,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21岁,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其中有分娩史100例,无分娩史16例,98例行LEEP刀宫颈锥切术,18例CIN Ⅲ级行子宫全切术。

    1.2  方法  使用UM-150 A型LEEP刀,98例患者均使用小菱形电板修整创面并用球形电极止血。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后,暴露宫颈,依次用5%的冰醋酸和碘液涂宫颈,指示病变位置。用锥形电极切除病变部位。范围:病变外缘约0.3~0.5 cm,深度约1.5~2 cm,累及腺体的病例,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深度可达2.5 cm,LEEP刀输出功率60 W,时间2~10 min,平均4.2 min。切除标本定位送病检,手术创面用磺胺粉+云南白药粉纱布压迫。

    1.3  随访方式  术后24 h取出纱布,观察创面出血情况,1个月、2个月随访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第3个月复查阴道镜及CCT,正常者每3个月复查1次。

    2  结果

    2.1  阴道流血  术后1周内均无明显阴道出血,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0~20天时,约占40%,流血开始为少量血性分泌物,以后逐渐增多,其中有15例阴道出血超过月经量,用肾上腺素+庆大霉素+云南白药纱布压迫止血后好转。

    2.2  宫颈创面愈合  患者术后1个月宫颈光滑者90例,2个月后均恢复正常状态。

    2.3  随诊  患者每3个月复查1次,检查包括妇科检查、阴道镜及CCT,目前术后尚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目前,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CIN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统计,美国每年超过100万人被诊断为CIN Ⅰ级,约50万人被诊断为CIN Ⅱ级或CIN Ⅲ级。CIN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光汽化、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冷刀锥切术、子宫全切术等,各有特点,与其他方法相比,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在诊断和治疗CIN上的优点是:(1)与激光汽化相比,保留了切除标本的组织学评价价值,避免遗漏浸润癌。(2)与冷刀锥切术相比,冷刀锥切术有创伤大、出血多,对生育有一定影响,且花费大等缺点。(3)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保留了生育功能,且在生理及心理上均对生活质量无影响,此点优于子宫全切术。

    因此,我们认为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失是一种快捷、方便、痛苦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但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适应所有的病人,应根据其年龄、对生育功能保留的要求、是否具备随诊条件及病变程度等综合考虑:对于CIN Ⅰ级患者多采用激光及药物治疗;CIN Ⅱ级患者提倡以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为主;CIN Ⅲ级患者建议冷刀锥切或全子宫切除。


作者单位:434200 湖北松滋,松滋市人民医院

作者: 郭兰娇 冉雪莲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