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2期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结果15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均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术后尽量行假绝经或假孕疗法,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关键词】腹壁子宫手术后期并发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15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均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术后尽量行假绝经或假孕疗法,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关键词】  腹壁子宫手术后期并发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壁切口

    子宫内膜异症(endometriosps,EMS)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它虽是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近年来,受部分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年增加,作为其术后并发症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也随之日趋增加。为此,特将我院收治的1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 alinci-sion endometriosis,AIEM)的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从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腹壁切口EMS 15例,年龄28~52岁,平均37.15岁,15例均有手术史,其中13例剖宫产手术史,2例子宫肌瘤挖除术史。病例来源:来自我院4例(均为剖宫产术后),余11例来自院外,发病时间为术后6个月~8年,其中有10例在术后6个月~2年。

    1.2  临床表现  15例中有10例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腹壁切口肿块胀痛,呈渐进性加重,经毕后肿块缩小,疼痛逐渐减轻缓解直至消失。余5例无月经相伴的周期性疼痛。切口包块多位于皮下,固定,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不规则,边界欠清,质地韧或呈实性,活动差,术前病灶最大径线为1.5~6.0 cm,有不同程度的触痛,尤以经期明显,病灶表浅者,经期局部皮肤呈紫蓝色。

    1.3  辅助检查  本组15例均行腹部彩色超声检查,提示腹壁内低回声肿块,边缘不规则,无完整包膜,包膜内缺少血流频谱。CA-125仅6例超过正常值,原因可能是病灶局限,对体内激素和各种因子表达的影响不大。腹壁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涂片9例见不同分化程度的腺上皮和成簇的菱形间质细胞。

    1.4  手术方法  结合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15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AIEM,并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切缘距肿块2~3 cm。术中发现,其中4例位于脂肪层及腹直肌前鞘,病灶向下侵及腹直肌者9例,2例累及腹膜但未侵入腹腔,切除部分腹膜。部分患者因创面大且腹壁肥厚行切口减张缝合术,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

    1.5  病理检查结果  15例均显示,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上皮、内膜腺体、内膜间质和(或)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1.6  手术前后辅助用药  术前用药:5例在术前3~6个月加用孕三烯酮或米非司酮(5例肿块直径均>3 cm者),用药后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术后用药:9例服用米非司酮3~6个月,2例服用孕三烯酮,另4例手术前后均未用药。

    2  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5~7天,术后随诊1~3年,未见复发。

    3  讨论

    3.1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  EMS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AIEM的发生率为0.03%~0.47%[1]。近年来发病率升高[2],AIEM占EMS 1.73%[3]。

    3.2  发病机制及原因  EMS的发病机制包括子宫内膜种植学说(经血倒流及医源性种植)、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及血液淋巴播散学说等[3],术后继发的AIEM与医源性种植有关,也与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与非AIEM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存在基因表达等多方面的差异有关[4]。有研究证明,不同时期的子宫内膜的种植能力不同,其次序为月经前期>间歇期>分泌期>经后期>早期妊娠>晚期妊娠[5]。

    3.3  治疗  对于切口部位EMS的治疗原则是:一旦确诊,应尽早局部病灶切除,因药物治疗多不敏感[6],这是由于子宫内异症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且有一定比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组织学改变,成为癌症[7],加之反复的周期性出血致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因此,病程越长,病变侵及范围越广越深,甚至侵及腹膜。因病变常与腹直肌前鞘、肌层甚至腹膜有紧密和广泛粘连,手术常需切除部分筋膜或腹膜。应切除病灶周边至少1 cm的正常组织,以期切缘干净,防止复发,保证无残留异位灶,术后尽量假绝经疗法或假孕疗法3~6个月,对盆腔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假绝经疗法在改善和继续,使用率上均比假孕疗法好。

    3.4  预防  严格选择手术时期,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务必选择经后期进行。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术。提高手术质量及良好的预后,如术中注意盆腹腔切口的保护,缝合子宫肌层时,不能穿透子宫内膜层,关腹前,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切口1~3次后,再逐层缝合,关闭腹腔后,再用生理盐水洗净腹壁切口。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可推迟月经,有利于预防AIEM的发生。与其他部位相比,AIEM的治疗效果较好,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妇科疾病。

 

【参考文献】
  1 方善德.外妇科再次手术学,第2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00.

2 冷金花,郎景和,杨佳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53.

3 李亚里.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及处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3):136-137.

4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的新里程.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3-4.

5 陈韵仙(节译).剖宫产疤痕子宫内异症.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90,17:97-98.

6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645.

7 冷金花,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研究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7):437-439.


作者单位:413000 湖南,益阳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