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2期

老年患者腹壁切口裂开的预防措施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腹壁切口裂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是腹部并发症之一。现就本组病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老年患者腹壁切口裂开的措施。1一般资料1996年10月~2005年12月我科老年患者发生腹壁切口全层裂开36例,部分裂开12例。切口裂开时间发生在术后6~14天,突然用力......

点击显示 收起

  腹壁切口裂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是腹部并发症之一。现就本组病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老年患者腹壁切口裂开的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6年10月~2005年12月我科老年患者发生腹壁切口全层裂开36例,部分裂开12例。其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均>65岁。急诊手术28例,择期手术20例;恶性肿瘤32例,消化道溃疡6例,食管静脉曲张伴出血3例,外伤性肠破裂7例。合并糖尿病者20例,占41.7%。切口裂开时间发生在术后6~14天,突然用力致腹压增加时发生,患者感觉切口剧痛和切口突然松开,检查时切口裂开,有淡血性液体从切口溢出或有肠管、网膜从切口脱出。

  1.2  处理结果  首先将患者置于平卧位,避免咳嗽等加重切口裂开的任何动作,用无菌纱布覆盖,外置腹带加压包扎,送手术室行清创,减张缝合术。术后均采取加强营养支持抗感染及对并发症的处理。再次裂开2例,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

  2  讨论

  2.1  老年人腹壁切口愈合的特点  老年人组织修复的愈合功能低下,近年来,老年人患肝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及肝硬化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逐渐增多,大部分患者伴贫血、低蛋白血症、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这些合并症均可影响切口的愈合。老年人腹部手术以后,全身情况差,恢复缓慢,卧床时间长,进一步导致或加重肺部感染,引起咳嗽、咳痰、肠蠕动恢复缓慢、腹胀严重等。这些腹压增高因素是腹壁切口裂开的诱因。切口缝合技术欠佳,伤口对合不好,是导致切口裂开的主要原因[1]。本组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有关,且皮下脂肪相对较少,腹部较紧张,因而易于裂开。老年女性腹壁较松弛、相对不易发生切口裂开。

  2.2  影响腹壁切口裂开的危险因素  在整个切口愈合过程中,年龄>65岁以及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氮质血症、低蛋白血症、切口局部感染、腹腔感染发生肠麻痹、贫血、慢性肺部疾病、急诊手术、肥胖、术后长时间肠麻痹,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等全身因素以及反复咳嗽、糖尿病、腹腔内或腹壁感染、切口缝合材料和技术等局部因素都可影响切口愈合。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炎症期、增生期和修复期。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系统病变,使细胞氧供不足,阻碍胶原蛋白对开放性创面的覆盖,延长了伤口愈合过程的增生期[2]。糖尿病患者因皮肤抵抗力低,易发生感染、术后伤口不易愈合,应加强皮肤护理。伤口局部不可任意用药尤其是刺激性药物。

  3  老年患者腹部切口裂开的预防

  3.1  术前  对体质较差的老年患者,应给予营养支持,必要时输新鲜血、白蛋白和维生素等。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戒烟、加强呼吸道管理,控制血糖。

  3.2  术中  关腹时应保证满意的麻醉,动作轻柔,避免关腹过程所致的腹壁组织的撕裂,缝合时应彻底止血。逐层确切缝合,选择适当的缝合材料,视具体情况可用减张缝合。强化无菌操作,做好切口的保护,预防感染。麻醉结束拔气管插管时应加强对切口的保护。

  3.3  术后  重视患者营养支持,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及时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必要时可输全血、血浆或白蛋白,同时补充维生素,妥善处理患者的合并症尤为重要。体弱者尤其是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术后应帮助患者咳嗽,给予化痰药及雾化吸入。患者咳嗽时,以两手放在切口两侧向切口挤压,减少患者咳嗽时对切口的冲力。对肥胖和肿瘤等老年患者术后常规使用腹带,做必要的胃肠减压,以减少腹胀。术后仔细观察切口发现切口感染应及时行局部引流。糖尿病患者术后适当延长下床活动时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尿潴留,严格控制血糖;术后尽早进食促进伤口的愈合。

  【参考文献】

  1  黄莚庭.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9-245.

  2  蒲昭和.老年人为何伤口难愈合.中国社区医师,2003,18(2):39.

  作者单位: 617000 四川攀枝花,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编辑:周  蕊)

作者: 王萍,周梦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