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9期

空肠造瘘肠内营养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空肠造瘘。营养不良分析。对策空肠造瘘管内滴注肠内营养液,使这种营养液能直接被吸收利用[1],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纠正氮平衡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2],常用自然营养摄入不足,经周围静脉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胰腺、胆道术后营养不良,恢复慢,需要增加营养者。肠内营养具有价格低廉,又能提供满意......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空肠造瘘;营养不良分析;对策

空肠造瘘管内滴注肠内营养液,使这种营养液能直接被吸收利用[1],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纠正氮平衡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2],常用自然营养摄入不足,经周围静脉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胰腺、胆道术后营养不良,恢复慢,需要增加营养者。肠内营养具有价格低廉,又能提供满意的营养与支持,有利于伤口的愈合,疾病痊愈的优点,但常存在一些不良反应。现将我科近两年来应用空肠造瘘营养支持12例存在的不良反应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8例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例为复合性外伤,2例为胰腺假性囊肿,均在术中放置空肠造瘘管。发生不良反应10例,其中腹泻4例,腹胀、腹痛3例,营养管堵塞2例,低钾血症1例。 

    1.2营养液为瑞素,500 ml/瓶。

    1.3输注方法术后5~7天开始,用输血器经空肠造瘘管滴入肠内营养液。第1天第1次给予生理盐水500 ml从空肠造瘘管滴入,确保空肠造瘘管通畅,患者无不适。第2天开始滴入肠内营养液,开始时先用生理盐水50 ml冲洗造瘘管,通畅后滴入营养液,结束后再用生理盐水50 ml封管。速度120~150 ml/h,营养液的量从第1天1瓶500 ml开始,如患者无不适每天增加500 ml,至需要量1 500~2 000 ml。营养不足的部分采用静脉输液补充。

    2临床观察及护理

    2.1腹泻腹泻为肠内营养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腹泻主要原因为灌注过多引起消化吸收不良;营养液温度过低或速度过快;刺激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输入营养液浓度过高导致肠内呈高渗状态。应对腹泻的原因做出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如注意营养液输注的量,由少到多,从每天500 ml开始,逐渐增加,速度也逐渐加快控制在120~150 ml/h,夜间停止滴入,给胃肠道以休息。营养液浓度,适当予稀释,每瓶瑞素可加入生理盐水30~50 ml充分摇匀。营养液温度根据室温和季节加与调节,不要过低,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7 ℃~40 ℃能减少胃肠不适症状促进肠内血运的流通,从而使腹泻率降低[3]。菌群失调时,给予含双歧因子的药物,通过补充外源性双歧杆菌后受损肠道黏膜和紊乱的肠道菌群得以很快修复。以上处理无效应暂停肠内营养。发生腹泻时观察大便性质,颜色及次数,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涂鞣酸软膏防止皮肤溃烂发炎。严重者补液。本组出现4例腹泻,均给金双歧口服,调整速度及量,并给予针对性处理。有2例暂停输入1天后再输入,其症状缓解,有2例加服易蒙停、黄连素后腹泻缓解也能继续输入。

    2.2腹痛由于营养液直接进入空肠,刺激肠道引起肠痉挛引起腹痛,或是滴入速度过快导致。如出现腹痛应分析原因,适当减慢速度或停止滴入,给予热敷,必要时应用解痉剂,待腹痛缓解后方可逐步恢复滴入[4]。出现2例腹痛,1例经减慢滴速,减少输入量后自行缓解,1例因知识接受能力差,家属及患者拒绝接受再次输入而放弃治疗。

    2.3腹胀营养液滴入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营养液,导致肠内负荷过重,刺激腹壁神经从可导致腹胀,另外患者卧床时间长,肠蠕动减慢引起。护士应观察腹胀变化,听取患者主诉,听诊肠鸣音情况,适当予热敷,变换体位,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多活动,以促进肠蠕动。腹胀严重者间歇滴入,如症状不缓解停止滴入。本组出现1例腹胀,鼓励其床上活动后也可以缓解。

    2.4营养管堵塞由于营养管细,营养液浓度高,黏度大,速度慢等原因,使营养液黏附于管壁可堵塞营养管。发现管道不通畅时要及时处理,提高再通率。其预防及处理方法为输入营养液前后均用生理盐水50 ml冲管,如果连续输入几瓶,每一瓶间隔之间也要输入生理盐水,特别是要用输血管输入,可达到过滤沉淀物的目的,防止营养液沉积再管壁。本组1例经过反复冲洗后再通。1例在医生协助下用导丝再通,但此法需慎用,以防操作不当致使营养管破裂,或穿破肠道。

    2.5感染(1)肠内压力的升高或滴速过快,可使营养液从造瘘口渗出,引起造瘘管口红肿发炎,我们要经常观察造瘘管敷料及周围皮肤,及时去除原因予更换。(2)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技术,用碘伏消毒瓶盖后插入输液器,每日更换输液器,营养管末端,每日输毕后用碘伏消毒,无菌纱布包好防止污染。营养液开启后不宜放置过久,最好在室温内不超过8 h。

    2.6代谢并发症(1)营养液中均含有足够量的电解质以满足钠、钾、钙、镁及磷的日常需要,但营养不良或严重疾病状态往往对钾需要较高[5]。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时进行生化、电解质测定,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出现低血钾时及时静脉补充。本组1例经补充氯化钾后未出现严重代谢紊乱。(2)血糖紊乱由于胰腺患者胰岛功能不全,出现高糖血症,需应用胰岛素治疗,患者进食及营养液输入量和速度的影响,可导致血糖紊乱。本组患者均予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没有发生血糖紊乱现象。

    3体会

    肠内营养过程中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但是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知识水平,加强监护,可预防减少不良反应,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范捷,陈劼.Ⅰ型先天食管闭锁患儿1例的护理.上海护理,2007,21(11):73-74.

2吴肇汉.短肠综合症及护理.临床外科杂志,2000,8(2):113-114.

3唐蕾,丁飚,赵千隽.空肠造瘘病人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家庭护士,2007,10(5):26-27.

4吴国英,周之莹.食管及贲门部手术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意义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46.

5郑家驹.肠内营养的实施与进展.临床内科杂志,2005,22(2):77.


作者单位:530021 广西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作者: 李佳梅,黄玮琳,杨显红,刘倩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