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3期

心力衰竭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洋地黄过量1例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女,73岁。肝功能正常。肾功能:血肌酐320μmol/L。心脏彩超:左心室肌肥厚伴扩大,主动脉壁弹性下降,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房颤,心包腔少量积液,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射血分数72%。...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73岁。因“反复胸闷4年,支架术后2年,活动后胸闷气促1个月”于2004年5月17日收入院。2年前因陈旧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在我院行急诊PTCA+内支架置入术,术后偶感胸闷,1个月前出现胸闷加剧伴气促,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既往有高血压及慢性结肠炎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90/80mmHg,神志清楚,口唇紫绀,颈静脉无充盈,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外0.5cm处,心界向左扩大,心率88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一,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能正常。肾功能:血肌酐320μmol/L。心电图:房颤,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腹部B超: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无异常。心脏彩超:左心室肌肥厚伴扩大,主动脉壁弹性下降,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房颤,心包腔少量积液,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射血分数72%。入院诊断为:(1)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冠脉内支架术后,心房纤颤,心功能Ⅳ级;(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3)慢性结肠炎;(4)慢性肾功能衰竭。

     入院后给予口服地高辛0.125mg,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50mg,1次/d;速尿20mg,3次/d;安体舒通40mg,3次/d;复方降压片2片,4次/d;拜心同30mg,2次/d;寿比山2.5mg,1次/d,降压治疗。血压控制于150~165/70~80mmHg,心悸气促稍好转。但入院后第3天患者出现心悸气促加剧,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肾功能恶化(2004年5月21日血肌酐424μmol/L)。给予静脉注射西地兰0.2mg1次/d。因患者每日尿量均在1000ml左右,且无黄绿视及视物模糊,考虑恶心呕吐系心力衰竭引起胃肠道淤血所致。但加强抗心力衰竭治疗后患者胃肠道症状及心功能无改善。2004年5月24日心电遥测示频发室性早搏,怀疑可能为洋地黄中毒,测地高辛浓度大于5ng/L。即给以停用洋地黄类药物,维持其他治疗不变。2004年5月26日复查地高辛浓度为4.78ng/L,同时感心悸气促好转,食欲好转。血肌酐亦下降为378μmol/L。2004年6月1日地高辛浓度为0.98ng/L,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好转无心悸气促不适,食欲恢复正常,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双下肢无浮肿,心电遥测示室性早搏消失,血肌酐亦下降为277μmol/L。再住院1周,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出院。

     2 讨论

  此病例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后未用其它特殊治疗,而患者病情好转。可见患者恶心呕吐,心力衰竭加重,及肾功能恶化均为洋地黄过量所致。地高辛为心内科常用药,其半衰期为32~48h,以原型由肾脏排泄。洋地黄过量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恶心呕吐,乏力等。少见为视觉异常如黄视或视物模糊,腹泻,精神抑郁,皮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如合并使用呋塞米、布美他尼、阿米诺利等排钾利尿剂,两性霉素B以及皮质激素等容易引起低血钾而致中毒 [1]  。本患者无低血钾可排除此因素影响。如合用胺碘酮,普罗帕酮,奎尼丁,维拉帕米,环孢素,红霉素,四环素,吲哚美辛可升高本药血药浓度或延长半衰期致中毒 [1]  。此例未合用上述药物可排除药物影响。本患者虽仅用小剂量洋地黄类药物且每日尿量均在1000ml左右但致中毒,考虑为肾功能衰竭致药物中毒。同时洋地黄过量导致心力衰竭加重,肾脏有效滤过率下降,肾功能恶化。此病例总结教训是:伴有肾功能衰竭的心力衰竭患者,尿量正常时应用小剂量洋地黄类药物亦可引起过量,临床应用时需注意。

  参考文献

     1 陈修.心血管药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67-381.      

  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内科( △ 进修医师) 

  (收稿日期:2004-07-19) (编辑海 涛)

作者: 郑建新游晓华 郑兴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