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期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抢救治疗20例重症ITP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出血症状严重时常因内脏、颅内出血危及生命,需紧急治疗。我院自1997~2004年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抢救治疗20例重症ITP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1997~2004年间本院住院患者,重症ITP的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5届血栓......

点击显示 收起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出血症状严重时常因内脏、颅内出血危及生命,需紧急治疗。我院自1997~2004年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抢救治疗20例重症ITP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1997~2004年间本院住院患者,重症ITP的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5届血栓与止血学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1]  。男4例,女16例,年龄2.5~67岁,平均32.5岁,病程15d~16年,入院时均有各种出血症状,其中全部患者均有皮肤出血点、瘀斑,14例患者有鼻出血,9例患者有口腔粘膜血疱,2例患者消化道出血,1例患者颅内出血,女性患者均有月经过多。血小板计数在2~9×10 9 /L,骨髓巨核细胞数在40~780个/片,并伴成熟障碍。初治6例,复治14例,复发者既往均接受过激素治疗,5例接受脾区照射,2例接受过环孢素A治疗,2例接受过长春新碱治疗。
   
  1.2 方法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系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给药方法为:0.4g/(kg·d),以5%葡萄糖液稀释成2%浓度,静脉滴注,连续5d,强地松1mg/(kg·d),清晨顿服,连续服用4~6周,以后逐渐减量维持。治疗前常规检查血象、骨髓象,治疗期间每日检查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药物副作用。
   
  1.3 疗效标准 [2]   显效:血小板>100×10 9 /L,出血症状停止;有效:血小板50~100×10 9 /L,出血症状改善;进步:血小板上升,但<50×10 9 /L,出血症状改善;无效:血小板及出血症状无变化。

  2 结果
   
  2.1 疗效 20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2例,进步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治疗第2天血小板>50×10 9 /L者1例,治疗第4天血小板>50×10 9 /L者7例,治疗第7天血小板>50×10 9 /L者13例,治疗结束后第7天血小板>50×10 9 /L者14例,治疗结束后第14天血小板>50×10 9 /L者10例。
   
  16例接受治疗有效的患者,其血小板高峰值为28~390×10 9 /L,平均134×10 9 /L,达峰值时间为3~14d,平均7d。7例患者在用药2d后血小板数>20×10 9 /L,所有患者临床出血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5例顺利接受脾切除术,1例妊娠患者完成钳刮术终止妊娠,2例完成脾区照射治疗,1例颅内出血患者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同时予积极抢救治 疗,8h后患者神志恢复,未留下明显后遗症,其余患者均安全度过危险期,避免了重要脏器及颅内出血。20例患者临床资料见表1。

  表1 20例重症ITP患者临床资料(略)

  2.2 副作用 1例患者于用药第1天出现面部潮红、皮肤瘙痒,经减慢滴速、口服抗过敏药物后症状逐渐消失,另1例用药第3天起出现剧烈头痛,给予对症治疗,头痛减轻,停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ITP的发病与免疫异常有关,血液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外周血小板数减少。重症患者血小板数常<10×10 9 /L,可有多部位出血、特别是颅内等重要脏器出血的情况发生,常规使用激素等方法进行治疗。激素具有抑制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抑制抗体产生,但起效慢,不能使患者血小板数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从而难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紧急输注血小板虽有效,但维持时间极短,且增加产生血小板抗体、加重血小板破坏的机会。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外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冲击治疗ITP,疗效较好,此方法可迅速提高血小板数,且峰值高,能避免颅内出血及重要脏器出血。切脾患者术前使用,根据对其反应的好坏,还可作为预测切脾治疗的疗效 [3]  。IVIG治疗ITP的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4]  :(1)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FC段受体,阻止其对血小板的破坏,从而使血小板在短期内恢复。(2)通过调节免疫,干扰抗血小板抗体的合成。(3)抑制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抗原的结合。(4)调节T、B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及淋巴细胞亚群比例。
   
  本文采用IVIG+激素抢救治疗20例重症ITP患者,血小板数由治疗前5×10 9 /L升到治疗后134×10 9 /L,达峰值的平均时间7d,迅速而有效地控制出血,避免了因血小板太低引起的脏器出血,其中1例女性患者,曾使用过糖皮质激素、长春新碱、CSA、脾脏放射治疗,病情复发后,出血严重,经激素及IVIG抢救治疗,第2天出血症状明显改善,血小板上升,第4天血小板达正常范围,成功切脾,术后第3天血小板曾一度降到11×10 9 /L,以后逐渐恢复,术后第8天血小板升至120×10 9 /L。IVIG与激素联合应用,抢救治疗重症ITP,丙种球蛋白可弥补单用激素治疗起效慢的不足,激素又可抑制抗体产生,增强及延长丙种球蛋白的疗效,二者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互补。但由于丙种球蛋白价格较贵,有效时间不能长期维持,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情况为IVIG治疗ITP的首选急救措施:(1)严重出血倾向尤其颅内出血的重症患者。(2)术前需迅速提升血小板数。(3)脾放疗或其他内科治疗初期未起效时的补救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几种出血性疾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的修订.中华血液学杂志,1995,16(6):331-332.
   
  2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79-285.
   
  3 Law C,Marcaccio M.High-dose 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 and the response to spl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ITP.Eng JMed,1997,336:1494-1495.
   
  4 Gupta N,Ahmed I,Nissel H,et al.Intravenous Gammaglobulim associated acute renal failure.Am J Hematol,2001,66:151-152.
    
  (收稿日期:2004-11-08)

  (编辑莉 莉) 

  作者单位:100036北京空军总医院血液科 

作者: 薛梅 王恒湘 闫洪敏 刘静 段连宁 丁利 朱玲 纪树荃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