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6期

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红霉素、顺铂和高渗葡萄糖三联行胸膜粘连术治疗大量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均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注入红霉素、顺铂、50%葡萄糖液、利多卡因,每周1次。结果红霉素、顺铂和50%葡萄糖液三联行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总有效率为91。结论红霉素、顺铂和高渗葡萄糖三联行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目的观察红霉素、顺铂和高渗葡萄糖三联行胸膜粘连术治疗大量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均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注入红霉素、顺铂、50%葡萄糖液、利多卡因,每周1次。结果红霉素、顺铂和50%葡萄糖液三联行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总有效率为91.7%,其中完全缓解29例(60.4%),部分缓解15例(31.3%)。结论红霉素、顺铂和高渗葡萄糖三联行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安全。

  关键词:红霉素;顺铂高渗葡萄糖;胸膜粘连术;恶性胸腔积液

  Pleurodesis in treatment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Ou Xianglin,Zeng Xiangyi,Li Yuando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oguan,Gangdong 51200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leurodesis with erythromycin,cisplatin and 50% glucose on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ethods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was used on 48 cases with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The drugs of erythromycin,cisplatin,50% glucose and lidocaine were infused into the thoracic cavity once a week.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7% among which 29 cases(60.4%)total remittent,15 cases(31.3%)partial remittent.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leurodesis with erythromycin,cisplatin and 50% glucose on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is efficient and safe.

  Key wordserythromycincisplatin50%glucosepleurodesis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恶性胸腔积液往往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部分患者对全身治疗反应差,笔者对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红霉素、顺铂和高渗葡萄糖三联行胸膜粘连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均为2001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急救中心、呼吸科和肿瘤外科的住院患者,均在X线、B超或CT下确诊为胸腔积液,且均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男21例,女27例,年龄31~78岁,平均58.1岁。所有病例符合以下条件[1]:(1)胸穿大量放胸腔积液后(一般总量应达到2~3L),胸腔积液迅速复发,且对全身治疗无反应者;(2)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3)胸穿放胸腔积液后呼吸困难症状能改善;(4)胸穿放胸腔积液后,肺能完全复张。

  1.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呼吸困难、心慌,其中13例有重度呼吸困难,不能下床活动,14例有胸痛,10例有低热,17例有咳嗽。

  1.3病理诊断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其中8例为恶性胸膜间皮瘤,40例为癌症胸膜转移(肺癌17例,其中腺癌15例,鳞癌1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乳腺癌13例;淋巴瘤2例;卵巢癌1例;原发病灶不明确的7例)。15例胸腔积液中找到癌细胞,其余为肺穿、纤支镜、胸膜活检、淋巴结穿刺、痰病理确诊。

  1.4方法在B超定位下,选腋后线第6、7肋间或肩胛下角线第7、8肋间为穿刺点,按常规胸穿方法,将中心静脉导管(ARROW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内,腔内留置长度10~15cm,接负压引流器缓慢引流,每天引流量<2000ml,在X线透视观察下直到肺完全复张,将利多卡因300~350mg稀释(加生理盐水20ml)后,通过导管注入胸腔,夹闭导管15min,让患者变动体位,深呼吸和咳嗽,以便麻醉胸腔,然后注入顺铂50~80mg,红霉素1.5g,5%葡萄糖液60ml,夹闭引流管,让患者变换各种体位,使药物均匀涂布于两层胸膜之间,24h后放开引流管,继续负压引流胸腔积液,压力-15~-20cm H2O。1周后复查B超,如无完全粘连,可再次注药。直到每天引流液少于150ml,持续1周,即可拔管,疗程最长不超过4周。

  1.5观察指标注药前后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术后复查B超、X线或CT,并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1.6疗效判定完全缓解(CR):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胸腔积液完全消失,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PR):临床症状基本消失,B超检查胸腔积液减少50%以上,持续4周以上。无效(NR):治疗1个月复查胸腔积液残留超过原胸腔积液量50%者。

  2结果

  2.1疗效治疗1个月后复查B超,完全缓解者29例,占60.4%,部分缓解15例,占31.3%,有4例无效。其中注药1次12例,注药2次11例,注药3次15例,注药4次10例。

  2.2不良反应

  2.2.1胸痛4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痛持续时间为4h~2天。

  2.2.2发热有15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7.5℃~38.6℃,无高热,持续时间1~8天。

  2.2.3胃肠道反应有22例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症状较微。

  2.2.4其他无一例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表现及骨髓抑制现象。

  3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发生率超过50%[2]。胸膜粘连术目的:(1)防止胸腔积液复发;(2)避免反复胸穿或胸内插管;(3)长期缓解症状;(4)降低与胸腔积液反复发生有关的死亡率;(5)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较理想的胸膜粘连剂是滑石粉,但应用后患者疼痛剧烈,偶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经胸腔镜吸尽胸腔积液,然后将滑石粉喷在胸膜上可提高胸膜粘连的效率,但胸腔镜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其他国内较常用的胸膜粘连剂有四环素、阿的平等,但此两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十分常见。顺铂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可杀灭各期肿瘤细胞,对多种肿瘤有效,同时还能刺激胸膜细胞增殖、纤维化,停止恶性渗出。研究表明[4],顺铂注入胸腔内,胸腔积液中顺铂浓度比血浆高43.98倍,故可对肿瘤细胞产生强大杀伤力,同时胸腔内的药物吸收入血后,随血液再次到达肿瘤组织,对肿瘤产生双途径化疗作用。红霉素为有效的胸膜硬化剂,其疗效确切。红霉素有较强的胸膜刺激作用,给药后产生疼痛为其副作用,因此应用前应给予利多卡因行胸膜麻醉。高渗葡萄糖注入胸腔内,能够刺激胸膜产生无菌性化学性炎症反应。

  本组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为大量胸腔积液,放胸腔积液后迅速复发,且对全身治疗反应差。笔者经插入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待胸液引流干净,肺完全复张后,试验把几种药物联合应用注入胸腔内,强有力地抑制胸腔积液生长,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总有效率达91.7%,大部分患者胸闷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且红霉素、高渗葡萄糖、顺铂、利多卡因是临床十分常用的药物,价格低廉、经济实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及掌握,值得临床应用推广。对于注药后胸痛、发热,可给予止痛、退热药物应用,如罗痛定、度冷丁、氨基比林等,胃肠道反应重者可肌注胃复安、恩丹西酮等,症状可得到缓解。此外应注意是同其他胸膜粘连剂一样,临床上对于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胸膜粘连术者,肺脏长期萎陷,闭式引流术后不能复张者,胸水分隔,及存在支气管胸膜瘘者,不宜用此法,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红霉素、顺铂、高渗葡萄糖三联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Henri Gect.Manuel of pleural procedures.The United States of 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1999,155-156.

  2Chernow B,Saha SA.Carcinomatous involvement of the pleura.Am J Med,1997,63:195.

  3Boant,Eaton T.Serious complications with talc slurry pleurodesis.Respirology,2001,6(3):181-185.

  4姜文奇.胸腔内灌注顺铂双途径化疗的药代动力学的临床研究.癌症化学治疗专辑,1990,3:176.

  (编辑 毅文)

  作者单位: 512000 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欧相林曾祥毅李远东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