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9期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笔者临床诊治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2005年临床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病人,其中男7例,女1例。...

点击显示 收起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笔者临床诊治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5~2005年临床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病人,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54~73岁,平均63.5岁。

  1.2  临床表现  视病变部位而不同,主要表现如下:(1)多数患者突感胸部疼痛,向胸前及背部放射,可以延至腹部、下肢及颈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呈刀割或撕裂样。少数起病缓慢者疼痛可以不显著。(2)患者因疼痛剧痛而有休克外貌,焦虑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率加速,但血压常不低或者增高,如外膜破裂出血则血压降低。不少患者原有高血压,起病后剧痛使血压更增高。(3)心血管症状: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②一侧脉搏减弱或消失;③胸锁关节处出现搏动或在胸骨上窝可触到搏动性肿块;④可有心包摩擦音;⑤胸腔积液。

  1.3  诊断  急起剧烈胸痛、血压高、突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两侧脉搏不等或触及搏动性肿块应考虑此症。胸痛常被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但心肌梗死时胸痛开始不甚剧烈,逐渐加重,或减轻后再加剧,不向胸部以下放射,用止痛药可有效,伴心电图特征性变化,若有休克外貌则血压常低,也不引起两侧脉搏不等,以上各点足资鉴别。近年来各种检查方法对确立主动脉夹层有很大帮助,超声心动图、CT扫描、磁共振均可用以诊断,对考虑手术者主动脉造影仍甚必要。

  1.4  治疗措施  一旦疑为及或诊为本病,即应住院监护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减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左室收缩速度(dv/dt)和外周动脉压。治疗目标是使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Hg,心率60~75次/min。这样能有效地稳定或中止主动脉夹层的继续分离,使症状缓解,疼痛消失。治疗分为紧急治疗与巩固治疗两个阶段:(1)紧急治疗。①止痛:用吗啡与镇静剂。②补充血容量:有出血入心包、胸腔或主动脉破裂者输血。③降压:对合并有高血压的病人,可采用普奈洛尔5mg静脉间歇给药与硝普钠静滴25~50μg/min,调节滴速,使血压降低至临床治疗指标。血压下降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是夹层分离停止扩展的临床指征。其他药物如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及哌唑嗪等均可选择。利血平0.5~2mg,每4~6h肌注也有效。此外,也可用拉贝洛尔,它具有α受体及β受体双重阻滞作用,且可静脉滴注或口服。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合并有主动脉大分支阻塞的高血压病人,因降压能使缺血加重,不可采用降压治疗。对血压不高者,也不应用降压药,但可用普奈洛尔减低心肌收缩力。(2)巩固治疗:对近端主动脉夹层、已破裂或濒临破裂的主动脉夹层,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对缓慢发展的及远端主动脉夹层,可以继续内科治疗。保持收缩压于100~120mmHg,如上述药物不满意,可加用卡托普利25~50mg,3次/d口服。

  2  结果

  治疗效果佳,8例病人均获临床痊愈。

  3  讨论

  多数病例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在开始24h内每小时死亡率为1%~2%,视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而异,越在远端,范围较小,出血量少者预后较好。

  (编辑:周  蕊)

  作者单位: 163000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第四医院

        161000 黑龙江龙江,龙江县人民医院

  


 

作者: 樊忠喜,陈传山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