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2期

不典型腹痛7例误诊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腹痛误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例有误诊的不典型腹痛患者。结果不典型腹痛与急性腹痛部位诊断因询问病史不全面,临床表现不典型引起误诊。结论不典型腹痛要酌情做出必要的诊断,并做相关辅助检查,以减少或避免临床误诊与误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不典型腹痛误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例有误诊的不典型腹痛患者。结果不典型腹痛与急性腹痛部位诊断因询问病史不全面,临床表现不典型引起误诊。结论不典型腹痛要酌情做出必要的诊断,并做相关辅助检查,以减少或避免临床误诊与误治。

【关键词】  腹痛 诊断

    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2月接诊的7例不典型腹痛患者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1临床表现

    1.1一般资料例1、例2、例3以突发性右上腹钝痛伴发热、恶心1天,呕吐数次就诊。查体:一般情况欠佳,神清,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右下肺呼吸音稍弱,在上腹压痛,肌紧张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WBC(19~28)×109/L,Hb 128 g/L,N 0.89,L 0.11。例4以突发性上腹部及脐周绞痛,伴恶心、低热、腹泻1天,呕吐数次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无皮疹及皮下瘀斑、瘀点、腹软,全腹弥漫性压痛,以脐周及上腹部尤为明显,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8.8×109/L,RBC 375×109/L,Hb 112 g/L,PLT 97×109/L。例5、例6、例7,以突发性上腹部闷痛伴恶心2 h,呕吐1次就诊。查体:一般情况欠佳,神清,精神差,双肺呼吸清晰,无干、湿性啰音,心率分别为72次/min,84次/min,90次/min,节律尚齐,心音低纯,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左上腹部局部肌紧张,压痛,无反跳痛,叩诊呈鼓音。上述7例患者经腹透均未见异常。

    1.2治疗及转归例1、例2、例3患者给予常规抗炎,解痉,对症支持治疗,效果不佳,多次应用平滑肌解痉剂(654-2针),腹痛无明显缓解,次日行胸部摄X线片提示右下肺基底部肺炎,转呼吸内科进一步处理;例4患者经抗炎、解痉及对症、支持治疗,效果不佳,次日患者手臂大腿出现散在红斑,剧痒,部分融合成片,追问病史,患者有鱼虾过敏史,发病前有进食虾史,考虑过敏性肠炎,给予抗过敏治疗后腹痛缓解,治疗3天治愈出院;例5、例6、例7患者,依一般情况可考虑胃炎,给予复方胃友片及止痛药治疗,病情缓解而离院回家,次日感胸闷而再次就诊,门诊行心电图检查提示下壁心肌梗死,收住心内科进一步治疗。

    2体会

    腹痛是急诊最为常见的急症之一,因其病因复杂,病情多变,涉及学科广,从而常导致临床的误诊、漏诊、误治,按其病因,大体可分为腹腔内脏器疾病及腹腔外脏器疾病两大类,上述7例患者均属于腹腔外脏器疾病:胸部心脏3例,肺3例,全身性1例;放射性痛4例,内脏痛1例[1]。造成临床误诊原因剖析如下:(1)依急性腹痛部分诊断:在一般情况下,最早发生腹痛及压痛最明显的部分是发生病变的部位,例1、例2、例3患者发生腹痛部位于剑突下及右上腹,被误诊为肝胆系统疾病经解痉治疗效果不佳,例5、例6、例7,患者发生腹痛于剑突下及左上腹,考虑为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给予止痛治疗而疼痛缓解,未进一步追踪观察,例4患者为脐周弥漫性痛,考虑为小肠、网膜病变而经抗炎、解痉治疗效果不佳。(2)询问病史不全面:急性腹痛病人,因其疼痛剧烈,病情变化快,需积极、有效采取有关措施,缓解症状,因而询问病史需简要、扼明,患者主诉常成为第一诊断的最直接征象,例1、例2、例3患者主诉为突发性右上腹钝痛1天,掩盖了有发热,轻微咳嗽3天的病史,例4患者主诉为突发性脐周绞痛1天而忽略了患者进食虾史及既往有鱼虾过敏史。例5、例6、例7患者主诉为突发性上腹闷痛5小时,因既往有胃炎、胃痛病史而忽略了患者有高血压、心绞痛病史。(3)临床表现不典型:疾病有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因而决定了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复杂性及不典型性。本文中例1、例2、例3患者,呼吸道症状轻微,而首先症状表现了急性腹痛的性质,掩盖了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因而造成误诊。例4患者于急性腹痛后次日才出现皮肤症状,疾病的一个发展过程在次日才得以充分暴露,因而造成临床误诊,例5、例6、例7患者既往有胃病反复发作史,此次腹痛性质及部位与既往有相似之处,经处理后症状缓解因而造成临床医师的麻痹,引起误诊。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腹痛患者,应坚持抢救生命第一原则迅速而简要的病史询问,认真而重点的体检,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一旦确诊,要立即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以确保病人生命与健康,并酌情做必要的诊断,密切相关辅助检查,如上腹部疼痛患者常规行胸部、腹部透视,以排除肺部疾患[2]。年龄大于40岁,既往有高血压、心绞痛病史的患者常规行心电图检查等,以减少或避免临床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1张文武.急诊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90.

2徐东白.内科危重病手册.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23-225.


作者单位:450007 河南郑州,郑州豫欣纺织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作者: 卫晓蕊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