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3期

烧伤皮肤再生364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在不同深度创面皮肤再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对全程规范应用MEBT/MEBO治疗364例烧伤创面疗效进行分析。结论MEBT/MEBO是治疗各类烧伤的较好方法,深II度创面能实现生理性愈合,达到了烧伤皮肤原位再生的修复目的。关键词烧伤湿性医疗技......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在不同深度创面皮肤再生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  对全程规范应用MEBT/MEBO治疗364例烧伤创面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治愈362例,创面最短时间12d,最长158d,平均21d,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  MEBT/MEBO是治疗各类烧伤的较好方法,深II度创面能实现生理性愈合,达到了烧伤皮肤原位再生的修复目的。

    关键词  烧伤 湿性医疗技术 皮肤再生修复

    我院自1989年开始应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并逐渐向基层医院推广10余年,据不完全统计已治疗各类烧(烫)伤患者574例,对MEBT/MEBO的应用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1998年之后,在徐荣祥 [1] 皮肤原位再生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升华了MEBT/MEBO在我地区的应用,并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以我院治疗为主的364例烧(烫)伤病人中,男197例,女157例,年龄1~76岁,面积3%~98%TBSA,大面积83例。致伤原因:含热液、煤气、火焰、化学物质、电流等。自动出院2例,创面治愈最短时间12d,最长158d,出院随访时间1~24个月,瘢痕发生率为6.35%。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早期全部采用MEBT/MEBO治疗,对深度创面及时行耕耘或网格状线切减张,小水疱尽可能长时间保留,巨大水疱任意剪开放液,保留疱皮或自行破溃后的疱皮原位回贴覆盖创面,然后用湿润烧伤膏以2mm厚度的要求,均匀涂抹烧(烫)创面及创缘0.5cm的范围内,或用厚型烧伤膏油纱(将烧伤湿润膏挤到消毒干纱布上,挤差均匀而成)暂时覆盖,早期每6~8h换药1次;每次涂抹MEBO前,必清洁创周污垢和创区液化物,并酌情调整换药间隔时间和药膜厚度,液化期或夏天间隔时间短到3~4h,病程终末期又可延长到6~8h左右。早期及中期宜厚,末期仍需0.5mm即可。

    2 结果

    本组364例中362例治愈出院,占99.8%。其中大面积烧伤83例,占22.80%,自动出院2例,占0.55%,中小面积281例全部治愈,本组未发生致命性并发症。在出院后1个月~2年随访发现,23例出现早期较薄小瘢痕(占6.35%),经综合治疗痊愈者20例。

    3 讨论

    烧伤创面生理湿润环境的形成是治愈烧伤创面的前提:干燥暴露疗法是让烧伤创面保持干燥,尽早结痂,让其达到痂下愈合的目的。目前从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来看,有较多病例创面可形成痂下感染和引流不畅,可在炎症扩散或感染性和干燥脱水性使创面出现加深。然而,采用MEBT/MEBO治疗后,不仅能净化创面的污物、细菌和坏死组织,还可使组织间的坏死物和细菌逐步得到排除,同时能破坏组织间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使细菌发生变异,毒力降低 [1] ,从而起到预防创面感染,并促进烧伤组织的再生修复的作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减张的重要性:深II度以上烧伤创面,不管它是韧性基底还是皮革样改变,都不利于烧伤膏的进入,创面坏死组织的酶解、水解、酸败和皂化就不能顺利进行 [2] ,从病理变化中还观察到皮下存活组织和局部血管受压,供血障碍,影响创面的再生修复,笔者采用耕耘或薄化技术即能解除坏死层下存活组织的压迫,又能使MEBO最大限度地渗透到淤滞组织,使血管再通。MEBO中的相应成分可激活组织再潜能细胞,使间生态组织复活,以促进烧伤面皮肤的再生修复。适宜的环境温度有利于MEBO生物功能的发挥:可将烧伤病房和病灶部位视为大环境的小环境,必须保证小环境和温度利于MEBO的液化,所以不论用空调或是用罩内加热调温,以及保持肢端的温度都必须使MEBO以液化的形式进入烧伤组织,发挥持效,挽救间生态组织。同时强调必须规范使用烧伤膏,不能人为损伤组织的规范用药和操作原则,才能收到最佳的临床效果。MEBT/MEBO促进上皮组织器官的原位再生修复:湿润疗法能促进上皮再生,促使残存的皮肤组织和汗腺上皮细胞或它们的幼稚细胞(干细胞)再生为上皮组织 [3] ,同时调整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比例,使其达到或接近正常比例的完全再生,使烧伤的皮肤达到接近正常结构的再生修复。笔者在实施湿性医疗技术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题未能解决,以致有6.35%的烧伤创面未能达到无瘢痕愈合。笔者相信,通过不断实践和提高,使烧伤创面“无瘢痕、无功能障碍,完全的生理性愈合”的理想终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徐荣祥.再生医学研究.: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

    2 王广顺.在体原位于细胞培植皮肤再生技能训练微格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2,52(3):133-136.

    3 徐荣祥.再生医学的研究创位及展望.中国烧伤杂志,2002,14(2):122-130. 

    (编辑毅 文)

    作者单位:524037广东医学院附属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作者: 刘潮波 陈 审 王伟琴 陈祝演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