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4期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在烧伤创面应用的临床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在烧伤创面局部规范应用的疗效。方法132例烧伤创面全程规范应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MEBT)/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有125例创面在30min内疼痛缓解,7例减轻。平均愈合时间:浅Ⅱ度烧伤7。...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在烧伤创面局部规范应用的疗效。 方法  132例烧伤创面全程规范应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MEBT)/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 结果  本组132例全部治愈。有125例创面在30min内疼痛缓解,7例减轻;平均愈合时间:浅Ⅱ度烧伤7.2天,深Ⅱ度烧伤19.7天,浅Ⅲ度烧伤37.5天。4例浅Ⅲ度烧伤创面愈后留有少量平整柔软瘢痕。 结论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在烧伤创面局部规范应用,具有止痛效果好,愈合时间快,深Ⅱ度创面无瘢痕愈合的特点,浅Ⅲ度创面无需植皮,可自行愈合。
    
  关键词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 烧伤创面 规范治疗
     
  笔者于1998年8月~2003年8月对我科收治的132例烧伤患者的创面全程规范应用烧伤湿润暴露治疗(MEBT)/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132例,男81例,女51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61岁,平均33岁。
   
  1.1.1 致伤原因 热液烫伤65例(占49.2%),火焰烧伤51例(占38.6%),电弧烧伤6例(占4.5%),热蒸汽烫伤10例(占7.6%)。
   
  1.1.2 烧伤部位 颜面伤者65例,双手伤者88例,四肢伤者44例,躯干伤者28例。
   
  1.1.3 烧伤面积和深度 面积最小1%,最大38%,平均9.5%;伴深Ⅱ度烧伤91例,面积最大38%,平均11.7%;伴浅Ⅲ度烧伤13例,面积最大17%,平均6.2%。
   
  1.1.4 烧伤严重程度 按照全国1970年烧伤会议拟订的分类标准,轻度烧伤76例,中度烧伤48例,重度烧伤8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创面治疗 (1)创面早期处理:患者入院时不清创或简单清创后直接涂用MEBO,对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的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或组织剪在水疱低位剪破疱皮放液并尽量保留疱皮的完整性,每4h换药1次,药厚1mm,每次换药前用无菌纱布或卫生纸将与创面作用过的药物(MEBO)和渗出物拭净后,再涂用新的药物(MEBO)即可。对浅Ⅲ度创面,入院后即行耕耘减张术,对肢体环形浅Ⅲ度烧伤尽早用手术刀沿肢体长轴做切开减张,切开深度不超过坏死组织层,创面4~6h换药1次。(2)创面液化期处理:浅Ⅱ度创面无液化期,伤后3~4天,创面疱皮松动脱落,无腐皮及疱皮创面上已形成的薄软膜也自动松动脱落,此时简单清理创面上的腐皮、疱皮、薄软膜后即刻继续外用MEBO,保护再生的创面,直至创面愈合。深Ⅱ度烧伤创面伤后4~7天,进入创面液化期,此期治疗首先清理创面表面的所有附着物,使真皮坏死组织完全暴露,此时创面呈苍白色或红白相间,继续MEBT/MEBO治疗,约2~4h换药1次,涂药厚度≤1mm,以及时清除创面白色液化物又保持创面持续不断药物(MEBO)供给为准,直至创面坏死组织完全被液化排除。浅Ⅲ度创面经早期耕耘减张处理约5~10天后创面开始液化,创面MEBO药厚1mm,每4h换药1次,对坏死层较厚,不易液化的,用手术刀或组织剪进行划痕、切开、剪除,以促进坏死组织液化排除。(3)创面修复期处理:深Ⅱ度创面伤后15~28天,创面基底暴露出残存的如小米大小粟粒状的真皮组织,继续MEBT/MEBO治疗,MEBO换药时间延长至4~5h1次,夜间可延长至8h,涂药厚度<1mm,此期应保护好残存的真皮组织,避免创基长时间接触光和风,也不能使创面受到摩擦或加压。浅Ⅲ度创面此期保护好创基一层透亮的白色反光纤维膜,MEBO涂在纤维膜上,保持创面 湿润不干燥。(4)创面愈合后皮肤生理功能恢复期处理:深Ⅱ度浅创面愈合后,继续用MEBO作护肤油使用10~15天,新生皮肤有明显瘙痒者外涂美宝止痒霜,每日3~5次。深Ⅱ度、深和浅Ⅲ度创面愈合后,创面涂美比欧疤痕平,每日3~4次,用3~6个月。四肢、关节部位创面在治疗过程中增加功能锻炼。
   
  1.2.2 全身治疗 本组患者成人烧伤面积>15%的24例,小儿烧伤面积>10%的7例,进行系统治疗。入院后补液抗休克按照“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观察尿量的增减调整输液量。早期、足量、短程(3~5天)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合并用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预防侵袭性感染。营养方面早期以白蛋白、脂肪乳剂、高糖等静脉营养为主,中后期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新鲜食物经口摄入为主。

  2 结果
    
  2.1 止痛效果 78例创面在用药10min内疼痛缓解,47例疼痛减轻、30min内缓解,7例用药30min内疼痛减轻,无一例需药物止痛。换药期间患者基本无疼痛,儿童换药无拒换、哭闹情况发生。
   
  2.2 治愈时间 132例烧伤创面全部治愈。浅Ⅱ度创面治愈时间最短6天,最长10天,平均7.2天,深Ⅱ度创面治愈时间最短16天,最长24天,平均19.7天,浅Ⅲ度创面治愈时间最短32天,最长42天,平均37.5天。
   
  2.3 愈合后瘢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全部Ⅱ度烧伤创面无瘢痕愈合,4例浅Ⅲ度创面愈后有少量平整柔软瘢痕形成,关节活动部位创面愈合后无功能障碍和畸形发生。
    
  3 讨论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在烧伤创面局部的应用是以MEBT/MEBO为治疗方法,全程规范应用MEBT/MEBO可以解除创面疼痛,预防感染,减轻创面炎症和进行性坏死,深Ⅱ度创面无瘢痕愈合 [1] 。本组病例早期、全程、规范应用MEBT/MEBO,94.7%患者创面在30min内疼痛缓解,5.3%患者创面疼痛减轻。全部91例深Ⅱ度烧伤和9例浅Ⅲ度烧伤创面无瘢痕愈合。MEBT/MEBO疗法,通过液化排除烧伤坏死的皮肤,培养再生残存皮肤组织,最终修复再生、愈合烧伤创面。在规范治疗创面过程中,主要体会如下。
   
  3.1 救活间生态组织,保护残存皮肤组织,是早期创面治疗的最重要原则 皮肤烧伤后,创面淤滞区微血栓进行性形成,造成烧伤深度加深,面积加大,直接影响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预后。将创面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或者用吹风、灯烤等方法可使创面干燥脱水,加重微循环坏死。在创面使用水、酒精、碘伏、双氧水等清创,可对创面起破坏作用,加重创面损伤。本组病例入院后创面直接外涂MEBO,一方面使创面保持了生理湿润环境,避免了空气中氧气与氮气对创面的直接损伤,另一方面MEBO内含有黄芩苷、小檗碱,具有使创面局部血管扩张和解除立毛肌痉挛的作用,消除了创面淤滞区进行性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极大程度地保护了创面,救活了烧伤组织。对污染较重烧伤创面应立即将污物慢慢拭下,将已脱落腐皮除掉,Ⅱ度创面水疱剪破放水。浅Ⅲ度创面在简单清创同时立即用耕耘刀广泛纵横减张耕耘,减除创面张力,提高皮温以利MEBO渗入和挽救淤滞组织。
   
  3.2 把坏死的组织无损伤性的清除掉,促使残存组织生理性的再生修复 经MEBT/MEBO治疗的深Ⅱ度创面伤后6~10天开始液化,10~20天液化结束,在此期,涂药厚度在1mm内,药物过厚,创面引流不畅,液化坏死物不易排除,MEBO不能及时渗入与烧伤组织发生化学反应。换药2~4h进行1次,换药时间过长,液化坏死物滞留创面,使之浸渍。创面坏死组织在MEBO形成的湿润环境下发生水解、酶解、皂化、酸败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在创面上形成一层乳白色或乳黄色均匀细腻的半流体物质,即液化物,必须及时清除,在清除过程中,按照“三不原则”,即做到不使患者疼痛、不出血和不损伤正常组织;还要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清理液化物、及时清理坏死组织、及时供给MEBO药物;并达到“三不积留”目的,即创面上不积留坏死组织、不积留液化物、不积留多余的MEBO药膏 [2] 。浅Ⅲ度创面烧伤早期采用皮肤耕耘减张术进行创面处理后,5~10天左右创面开始液化,处理原则同深Ⅱ度烧伤。对于液化不全、痂皮较厚的创面,采取药刀结合方法,辅助划痕、井字切开痂皮或局部开窗等,促使MEBO渗透,发挥药效,尽快使坏死组织排除。当创面液化完全时,MEBO与残存组织在表面形成一层半透明的纤维膜,残存组织在这层隔离纤维膜下再生修复;保障纤维隔离膜的完整性,是创面修复后期的重点,是避免形成肉芽创面或转化为溃疡创面的前提。笔者在治疗时不包扎、不压迫、不干燥创面,始终保持创面湿润,MEBO厚度<1mm。
   
  3.3 加强创面愈合后皮肤生理功能恢复期的治疗 深度创面再生愈合后以真皮层为主,表皮层没有完全再生修复,皮肤附件皮脂腺的再生速度迟于上皮细胞和胶原组织,汗腺排泄管尚不很通畅,皮肤色素细胞功能尚不能适应正常皮肤的要求,因此绝对不能停止治疗,本组病例深Ⅱ度浅创面愈合后继续使用MEBO外涂10~15天,深Ⅱ度深和浅Ⅲ度创面使用美比欧疤痕平治疗,以调整新生皮肤的结构和功能,促其向正常皮肤转化。在MEBT/MEBO治疗过程中加强受伤肢体的功能锻炼,有利于增加创面局部血液循环,供给上皮组织再生的营养,促进淤滞的血液循环恢复畅通,促进创面愈合,减少了愈合受伤肢体的功能障碍。 

  (编辑毅 文)

  作者单位:330009江西省消防总队医院 

作者: 邹元明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