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期

局限性破伤风3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于2000年7月~2003年9月,我科共收治局限性破伤风病人3例,现报告如下。术后第6天,伤口愈合良好,无渗液,流脓,但病人出现患侧小腿抽搐,抽搐时踝关节呈跖曲状态,约2h1次,每次持续时间约10~20min,病人无体温升高,无全身抽搐现象。清创术后5d,病人体温低热,出现左小腿抽搐,抽搐时左踝关节呈背伸状,约1h1次,每......

点击显示 收起

  于2000年7月~2003年9月,我科共收治局限性破伤风病人3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病例1,女,51岁,车祸致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4h入院,创面污染严重。入院后予以清创、骨折关节脱位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术后予以肌注TAT1500IU。术后第6天,伤口愈合良好,无渗液,流脓,但病人出现患侧小腿抽搐,抽搐时踝关节呈跖曲状态,约2h1次,每次持续时间约10~20min,病人无体温升高,无全身抽搐现象。
   
  病例2,男,38岁,因上山砍柴砍伤左小腿。外侧,伤口自用泥沙外敷伤口止血,1d后局部出现红肿痛才到我院住院将伤口清创。入院后肌注TAT3000IU。清创术后5d,病人体温低热,出现左小腿抽搐,抽搐时左踝关节呈背伸状,约1h1次,每次抽搐持续约30min,病人亦无牙关紧闭、全身抽搐等现象。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未能培养出破伤风杆菌。
   
  病例3,男,32岁,车祸致左胫骨中段开放性骨折2h,入院后予以作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考虑到伤口较浅,污染不重,故术后未予以肌注TAT。伤后10d,出现左小腿抽搐,抽搐时踝关节跖屈,但频率较轻,约5h1次,每次持续约10min,程度亦较轻。
   
  2 讨论

  上述3例病人出现患肢局部抽搐后,结合病史,考虑为局限性破伤风,即按破伤风常规处理,病程15~20d,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破伤风绝大多数表现为全身型 [1]  ,但典型的全身表现为自咀嚼肌开始,全身肌肉的持续收缩。而局限性破伤风仅限于创伤感染部位的一组肌群抽搐,临床治疗效果好,预后佳。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9. 

  (收稿日期:2004-10-21)

  (编辑晓 青) 

  作者单位:536100广西合浦县红十字会医院   

作者: 黄江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