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9期

疝网补片在腹壁切口疝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本院自2003年2月~2004年10月应用疝网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上腹正中切口10例,右中上腹直肌切口20例,麦氏切口3例。下腹正中切口8例,右中下腹直肌切口5例,其中10例为经一次修补术后复发病例。2手术方法全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选择原切口,切口长度以两端稍超出疝环范围为宜,切除原手术切......

点击显示 收起

  本院自2003年2月~2004年10月应用疝网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6例,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54(30~72)岁。其中胃癌根治术6例,胆囊切除术6例,结肠癌根治术15例,小肠梗阻肠切除术8例,阑尾切除术8例,子宫全切术3例。上腹正中切口10例,右中上腹直肌切口20例,麦氏切口3例。下腹正中切口8例,右中下腹直肌切口5例,其中10例为经一次修补术后复发病例。

  1.2 手术方法 全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选择原切口,切口长度以两端稍超出疝环范围为宜,切除原手术切口瘢痕,切开皮下组织,将疝囊与周围组织分离至疝囊颈部,疝囊不做切开,直接将疝囊经疝环推入腹腔,在疝环口周围将肌层与皮下组织分离3~4cm,修剪补片大小以周边超出疝环口范围3cm左右,分离过程均用电刀进行,这样可减少出血,将补片平展于肌层前面,现将补片于疝环口旁肌层组织用7号丝线间断缝合1周,再将补片边缘于肌层缝合1周,清洗切口,尽量将冲洗液吸净,创面内放置胶皮引流管,另低位戳孔引出,术后局部加压包扎。
    
  2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最短50min,最长110min,平均78min,术后疼痛2~3天,19例应用止痛药物1~2次,术后2天均恢复饮食,3天均可下床活动。2例术后出现网下积液,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局部加压包扎后治愈,无切口感染发生。
   
  全组4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0个月,3例术后感局部轻度疼痛不适,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切口疝多发生于老年人,与其蛋白摄入转换功能低下、组织愈合能力差有关,同时腹内压增高、切口感染、缝合层次有错、对合不当也是术后切口疝发生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感染,切口疝发生的几率可增加至10%左右,切口疝多发生在术后3~6个月及5年后,腹壁切口疝患者就诊时往往腹壁缺损较大,按传统方式将疝环周围肌性组织对拢合,往往张力较大是切口疝修补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据报道复发率高达30%~50%[1] ,传统的自体组织移植修补常用阔筋膜、腹直肌前鞘和股薄肌等。近年来,国内学者报道了其他一些修补方法,如用疝囊壁皮下纤维组织重叠修补或用自体真皮条缝合修补等方法,效果满意 [2] 。然而,自体组织移植修补法不仅手术时间长、损伤范围广、创伤大,而且还损伤自体的正常组织,并非理想的方法。
   
  选用的补片应具有以下特点 [3] :(1)生理惰性,不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反应;(2)组织相容性好,不引起机体细胞突变或畸变;(3)柔软弹性好,有良好的坚韧度和机械张力;而无一般人工材料,如金属网丝因重复同一运动所出现疲劳折损等特点;(4)具有诱导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促使其长入网片的孔隙,形成“钢筋水泥”样结构,增强局部抗张能力;(5)具有一定的抗感染性,可用于Ⅲ类切口;(6)能与腹壁各层紧密融合;(7)易于置备和消毒。基于以上特性,利用补片修补切口疝具有手术更为简便,无需损伤自身正常组织,无张力、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彭敬生,陈永东.腹壁切口疝72例分析.中国使用外科杂志,2001,21(2):91.
   
  2 李基业,黎沾良.腹壁切口疝治疗进展.中国使用外科杂志,2001,21(2):116.
   
  3 裘华德.腹部外科再次手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189. 

  (编辑唐 城)

  作者单位:255300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作者: 沈超 陶丽丽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