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8期

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8例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骨折患者28例。结论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简单跟骨骨折有满意疗效。【关键词】跟骨骨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骨折患者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17岁。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最长2年3个月,最短8个月均骨性愈合,足外形、走路、穿鞋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简单跟骨骨折有满意疗效。

【关键词】  跟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骨伤病[1],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也比较多见,此骨折后遗症较明确,为了减轻其后遗症,我科从2005年11月至2008年12月利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17岁;损伤至手术时间1~3天。手术前根据X线片决进针方向及粗细,一般选用2~3 mm。

  1.2 手术适应证 (1)年龄小于60岁;(2)非粉碎性的跟骨骨折;(3)对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效果艮佳;(4)适应于骨骺未闭合少年。

  1.3 手术方法 一般用腰麻,不使用气压止血带,防止静脉回流不畅造成下肢水肿,最终形成足的骨筋膜室综合征,不用电刀、吸引器。一般患者向健侧卧位,从跟骨结节下2 cm入路,根据骨折方向不同克氏针走向不同,利用克氏针的撬拨使骨折对位对线基本达到解剖位置,然后再用克氏针固定跟骨,将跟骨与跗骨固定在一起比较稳定。复位后足弓必须达到解剖度数。单纯克氏针固定欠稳妥,可以用石膏管型固定提高稳定性,管型固定8周。以上过程在C形臂透视中进行。

  1.4 术后处理 抬高患肢,预防性抗炎3天,并给予消肿对症治疗。术后鼓励患者多活动患肢足趾,预防静脉血栓形成。8周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骨痂形成,可以拆除石膏管型,拔除克氏针,开始轻度负重活动关节,患肢完全负重。时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一般在3个月以上。

  2 结果

  术后8周复查X线片,可以拆除石膏,拔除克氏针,逐渐负重活动。活动早期有不同程度的患肢水肿,经随访骨折完全愈合后水肿消失,足的外形无异常,走路正常,穿鞋正常,无明显的创伤性关节炎。

  3 讨论

  3.1 此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特点 (1)可操作性强;(2)手术时间短;(3)手术损伤小,恢复快;(4)手术并发症、后遗症少;(5)治疗费用低,患者容易接受;(6)患者痛苦小,骨折愈合后无需二次手术;(7)手术成功率高。

  3.2 手术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1)手术前仔细分析X线片,根据骨折类型设计手术复位及固定方案;(2)选取正确进针部位:若进针部位及方向不正确,则造成骨折复位不满意或骨折固定不牢靠;(3)在复位和固定时不要只看足弓角度及骨折侧复位情况,避免造成内外翻畸形;(4)在复位时一定要达到复位标准后再固定,避免造成畸形愈合日后影响功能;(5)手术后要有可靠的外固定来维持复位后骨折的稳定性[2]。

【参考文献】
    1 刘植珊,刘树清.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806-811.

  2 姚建峰,马建兵,张育民,等.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06,13(5):17-19.

  (本文编辑:乔 雨)


作者单位:721004 陕西,解放军第三医院骨科三病区

作者: 王春旭,席志峰,辛 敏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