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5期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典型异位妊娠中的诊断意义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早期妊娠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占妊娠的1。典型病例临床可根据病史、体征及理化检查作出明确诊断,在此要讨论的是症状及经腹部B超声像图均不典型病例。症状不典型是指停经时间在42天之内,无明显早孕反应及腹痛,或仅有腹部隐痛。声像图不典型指用经腹B超难以发现附件......

点击显示 收起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早期妊娠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占妊娠的1.9% [1] ,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典型病例临床可根据病史、体征及理化检查作出明确诊断,在此要讨论的是症状及经腹部B超声像图均不典型病例。症状不典型是指停经时间在42天之内,无明显早孕反应及腹痛,或仅有腹部隐痛。声像图不典型指用经腹B超难以发现附件肿块及腹腔、盆腔积液。此类异位妊娠不易被临床医生诊断,因此,准确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异位妊娠仍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有价值的课题。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TVS-CD)既能提供清晰的二维图像,又能显示血流状态,分析血流特性,为异位妊娠的诊断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本文收集整理我科一年来用TVS-CD所诊断的符合上述条件的异位妊娠病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均为我科2004年1~12月诊断并收住我院的不典型异位妊娠患者,年龄最大43岁,最小17岁,平均31岁。就诊原因多为药物流产前的常规检查,部分为少许不规则阴道流血。本组4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异位妊娠。部分患者因初诊后自身原因所耽误,至手术时已破裂。
   
  1.2 仪器及扫查方法 Sequoia512彩超仪,腔内探头频率6~10MHz,检查时嘱患者排尿,经阴道仔细扫查子宫及双侧附件区,然后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2.1 异位妊娠二维图像的特点 (1)子宫稍大或正常,宫内无妊娠囊,部分子宫腔内见回声稍强稍厚的蜕膜(共18例,占40%),部分子宫腔内显示有“假妊娠囊”的圆形无回声暗区(共12例,占27%)。(2)附件肿块:多为单侧,较小,直径在20mm以内共33例(73%),>20mm的12例(27%)。其中类圆形妊娠囊型包块30例(67%),内可见卵黄囊、胚芽、胎心搏动存在或消失。复杂包块型15例(33%),形态不规则,回声杂乱不均匀,包膜不清晰。(3)陶氏腔、髂窝三角有少量积液。
   
  2.2 异位妊娠彩色多普勒表现的特点 子宫肌壁内血流稍丰富或正常,宫内蜕膜组织周围血流信号不丰富。宫外妊娠囊四周有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成彩环状,27例(60%)有红蓝相间闪烁的心管搏动及原始脐带信号。附件区包块内出现局部血流信号丰富区,形态为彩环状或局灶性地图样。

  2.3 异位妊娠频谱多普勒表现的特点 子宫动脉频谱呈高阻型,RI>0.7的39例(87%)。可记录到原始心管频谱(仅有收缩期单向频谱,无舒张期频谱)27例(60%)。宫外妊娠囊周围或附件区包块内血流丰富区呈低阻型频谱。

  3 讨论
    
  异位妊娠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输卵管不通畅,受精卵运行迟缓、受阻与胚胎发育异常。腹部手术、剖宫产术后、避孕环放置时间过长是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慢性输卵管炎、盆腔结核、盆腔粘连、盆腔肿瘤以及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等输卵管管腔阻塞,内膜绒毛活动能力及输卵管肌肉蠕动能力下降,使受精卵尚未到达宫腔已具备了着床能力,产生输卵管妊娠;故异位妊娠95%为输卵管妊娠,本文收集的45例均为输卵管妊娠。其余部位妊娠仅占5%。
   
  一般的经腹B超大都在停经6周后才能发现妊娠囊,使诊断时间推迟,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的危险性增加,危及生命,与黄体破裂、盆腔炎性包块和卵巢肿瘤鉴别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而TVS-CD采用了高频探头,提高了分辨能力,使6周内异位妊娠的附件包块的发现率明显提高。异位妊娠二维图像形态变异很大,与附件其他性质的肿块难以鉴别,但受精卵着床处的彩环征、局灶性丰富血流区和频谱形态表现却是相似的,故在附件肿块中出现上述血流特点,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改进了,比如微创手术的开展、化疗的开展,这都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TVS-CD提供的丰富信息,使我们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时间提早了,准确性提高了,给临床提供了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常佩,陆兆龄.妇产科彩色多普勒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4-85.
   
  (编辑唐 城)

  作者单位:414000湖南省岳阳市一医院

作者: 揭炫 谭齐鸣 易爱姣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