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7期

超声诊断8例不典型葡萄胎的分析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葡萄胎的二维超声特点,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对本院近6年来的25例葡萄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病例中17例经超声诊断为典型葡萄胎,均由病理证实。8例为不典型葡萄胎,其中3例误诊为不全流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典型葡萄胎的二维超声特点,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本院近6年来的25例葡萄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病例中17例经超声诊断为典型葡萄胎,均由病理证实;8例为不典型葡萄胎,其中3例误诊为不全流产。结论 典型葡萄胎的超声图像具有特异性,有较高的临床符合率,但是不典型葡萄胎超声声像图特点为子宫无或仅轻度增大,宫腔内等或稍高回声区类似不全流产或宫腔内积血,单纯从临床表现、声像图等两方面难以区别不典型葡萄胎及不全流产,需结合血清β-HCG生化检查和宫腔诊刮病理综合分析及随访,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  不典型葡萄胎;超声诊断

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终末绒毛转变成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葡萄胎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类,其中大多数为完全性葡萄胎,且具有较高的恶变率;少数为部分性葡萄胎,恶变罕见。不典型部分性葡萄胎为仅部分胎盘绒毛发生水泡状变性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胎盘的水泡样变性程度较完全性葡萄胎轻,由于不典型部分性葡萄胎的病理状态较复杂,常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常被误诊为不全流产。现对本院诊断为不典型葡萄胎的8例病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检查的不典型葡萄胎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23~36岁,平均29岁。其中3例为第一次怀孕,5例为第二次怀孕,临床均以闭经伴阴道不规则流血病史就诊,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升高。

  1.2 仪器及检查方法

  使用LOGIC5及ACUSON-X1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为4.0MHz,阴道探头频率为5.0~7.0MHz。经腹扫查时嘱患者平卧位,膀胱适度充盈,于耻骨联合上做多切面扫查子宫、附件情况,必要时嘱患者排空膀胱,经阴道行二维超声检查,常规扫查子宫及附件区情况。如发现异常病变,则观察病变部位与正常结构的关系,使用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部位血流情况。

  2 结果

  在25例诊断为葡萄胎病例中,17例经超声诊断为典型葡萄胎,均由病理证实;8例为不典型部分葡萄胎,其中3例误诊为不全流产。均有病理结果予以证实。典型葡萄胎声像图表现,主要表现为子宫体积大于正常妊娠周数,宫体呈球形,边缘清晰光滑,宫腔内充满散在的强弱不一的密集光点及大小不等的圆形无回声区,如蜂窝状或落雪状改变(见图1)。图1 不典型葡萄胎的声像图特点为:(1)子宫略大于或等于正常妊娠月份,形态略饱满,肌层回声尚均匀;(2)宫内均未见典型葡萄胎之水泡状暗区,宫腔内可见不规则的等回声团或稍高回声团,大部分周围伴圆形、条形液性暗区,轮廓不规整(积血),类似不全流产或宫腔内积血,未见孕囊及胎心搏动(见图2)。 (3)经彩色多普勒检查异常回声团内无明显彩色血流,病灶相邻肌层内可探及丰富的彩色血流,可见五彩血流信号,可记录到高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其阻力指数RI:0.25~0.57,以及静脉性频谱(见图3)。图2

  3 讨论

  葡萄胎是胎盘绒毛发生水泡状变性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由于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不规则增生,绒毛间质水肿变性,呈大小不等的水泡,相互连接成串,形状极似葡萄,故名葡萄胎。因其增生的程度、有无绒毛及其侵蚀能力等情况,分为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葡萄胎与胎儿共存、恶性葡萄胎等。葡萄胎的发生率有明显地域差异,东南亚国家葡萄胎的发生率较高,约500~600次妊娠中有1次葡萄胎,而欧美国家则1500~2000次妊娠中才有1次。患过一次葡萄胎,1%~2%病例可第二次发病,较第一次葡萄胎的发病率几乎高40倍[1],完全性葡萄胎绒毛全部受累,失去吸收营养的功能,胚胎早期死亡,经自溶被吸收,水泡充满整个宫腔。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增大,明显大于该孕月应有大小;子宫内〗回声丰富,宫腔内充满闪亮密集的小短光条、光点及大小不等的小暗区。前者为众多水泡界面反射,后者为水泡液或水泡间血液[2],呈均匀小水泡的“蜂窝样”[3]或中等水泡的“筛网”状及大小不等水泡状。由于典型完全性葡萄胎声像图表现较为典型,故17例完全性葡萄胎诊断病例均有病理证实。 部分性葡萄胎系指胎盘部分绒毛水肿,未受累的绒毛形态正常,肉眼观仅见部分绒毛呈水泡状,散布于肉眼观大致正常的胎盘组织中,且水泡状绒毛为梭形或分支状与正常绒毛夹杂在一起[4]。超声表现常为子宫略大于或等于正常妊娠月份,形态略饱满,肌层回声尚均匀,宫内均未见典型葡萄胎之水泡状暗区,宫腔内可见不规则的等回声团或稍高回声团,部分周围可见圆形、条形液性暗区,未见孕囊及胎心搏动。经彩色多普勒检查异常回声团内无明显彩色血流,病灶相邻肌层内可探及丰富的彩色血流,可见五彩血流信号,可记录到高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不典型部分性葡萄胎的病理状态较复杂,常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常被误诊为不全流产或稽留流产,需结合血清B-HCG生化检查和宫腔诊刮病理综合分析及随访,才能作出正确诊断,提高超声诊断水平。

  (本文图3见封三)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8.

  2 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彩色图谱,第2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1:259-264.

  3 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第3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0:148-149.

  4 钟丽瑶. 不典型葡萄胎的超声诊断与误诊分析. 医学临床研究, 2007,24(11):1929-1931.

  

作者: 程文漪,倪 炯,沈继红,严 军作者单位:200090 上海,上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