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8期

石骨症1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病例报告1病例资料患者,男,12岁,胸部外伤后来院检查。胸部后前位片显示:两侧肋骨、锁骨、肩胛骨密度对称性增高,皮质和髓腔界限模糊,胸椎椎体上、下终板明显增厚、硬化,呈三明治样改变。石骨症的X线表现:(1)全身广泛骨密度增高硬化,骨小梁变粗、模糊,皮质增厚,髓腔狭窄,甚至皮质和髓腔界限消失,骨密度增......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石骨症;病例报告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12岁,胸部外伤后来院检查。查体:一般情况良好。

  生化检测:血钙、血磷正常,碱性磷酸酶升高。胸部后前位片显示:两侧肋骨、锁骨、肩胛骨密度对称性增高,皮质和髓腔界限模糊,胸椎椎体上、下终板明显增厚、硬化,呈“三明治”样改变。两肺未见实质性病变(见图1)。图1根据影像学资料诊断:石骨症。

  2 讨论

  石骨症(Osteopetrosis)又名大理石骨(Marble bone),最早由Albers-Schonberg于1904年发现,又叫Albers-schonberg病。石骨症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临床罕见。本病至少分4型,但其中2型常见:轻型或延迟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症状出现晚而轻;重型或早老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症状出现早且严重[1]。石骨症的X线表现:(1)全身广泛骨密度增高硬化,骨小梁变粗、模糊,皮质增厚,髓腔狭窄,甚至皮质和髓腔界限消失,骨密度增高有明显的均匀对称性,以四肢、肋骨和骨盆较明显;(2)骨中骨:主要见短管状骨、椎体等,骨中骨表现为边界比较明显的致密骨岛;(3)夹心椎又名“夹心蛋糕征”,其形成是由于椎体上、下缘软骨板富含血管,在钙吸收不足的情况下,该部类骨质沉积过多。类骨质对破骨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椎体中部缺乏这种类骨质,故而被破骨细胞侵蚀,形成椎体上、下密度增高而中间密度减低,形如“三明治”样表现;(4)髂骨翼年轮样改变:射线可透过带是较正常骨区域,而致密带存在大量不起作用的破骨细胞;(5)颅骨普遍性密度增高、增厚、硬化,板障消失,以颅底骨质硬化最明显[2,3]。典型X线表现诊断并不困难,有时需要通过生化和免疫学检查结合X线片、CT检查才能确定分型。还可以通过其家族史发现其他病例。石骨症无特效疗法,主要并发症是贫血和骨折,一般采取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 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57-658.

  2 唐郁宽,马德智.石骨症的临床X线诊断.实用医学杂志,2000,16(7):576-577.

  3 刘嘉莉,王晓芳,史俊南,等.遗传性石骨症.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3,26(1):46-48.

  

作者: 程裕旺作者单位:246200 安徽望江,望江县中医院放射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