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第4卷第4期

医疗统计在医院改革中的作用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卫生事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每个医院都在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和出路,挖掘最大潜力,拓展自我发展、自谋生存的道路。医院将进行改革,医疗统计在改革中提供各种各样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加工,以供领导参考,以便顺利完成医院的改革。关键词: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卫生事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每个医院都在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和出路,挖掘最大潜力,拓展自我发展、自谋生存的道路。医院将进行改革,医疗统计在改革中提供各种各样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加工,以供领导参考,以便顺利完成医院的改革。

    关键词:  医疗;统计信息;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卫生事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给医院的发展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经济与卫生事业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配合[1],医疗卫生事业也需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求生存、求发展。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统计工作也被赋予新的含义,医院统计在医院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  改革背景

    197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大会印发《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省卫生厅制定了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确定了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明确了卫生事业的性质,进一步提高卫生改革的目的,并在我院试点。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省级医院,门诊、住院楼均在1997年重建,硬件条件非常不错,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生存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医院统计是医院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使医院的海量信息得到概括、加工和延伸。缺乏医院统计,在浩瀚的医疗信息中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医院统计的医院信息系统,也只能是一个事务处理系统,宝贵的医疗信息将失去它应有的价值。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医院是一个信息宝库,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使它的高效运转成为可能。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存贮是信息管理的三大要素,医院统计的目的就是要对大量的无序的医疗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而达到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2  改革措施

    我院在进行改革时,病案统计首先为制定方针政策及规划提供决策上的支持。医疗统计指标:(1)门急诊业务量、住院业务量、手术业务量、医技科室工作量、预防保健业务量、教学科研工作量及后勤行政工作量等统计出来。将各个科室(班组)的业务收入、医疗等项目的成本,科室(班组)的业务费用支出及成本费用率统计出来。(2)医疗质量统计,如诊断符合率、单病种治愈率、检查报告阳性率、仪器设备综合使用和人均业务工作量等,均书面报告医院领导,然后将3年的数据进行汇总,见表1表1  2003~2005年各项医疗统计指标汇总   根据表1看出,我院的门诊、住院病人均在不同程度的增长,年总收入也同样一年比一年增多,药品收入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我院支出同样也在不同程度地上升。那么总收入的含金量并不高,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详细描述我院门诊及住院各科室病人情况,并掌握其规律。特别是我院的重点科室:肝胆科是拳头科,现已开展了三个病房,但仍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重点科小儿科为三湘第一儿科,病床一再加床,但仍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骨科同样如此。因此,我们认为像这样的科室在人力物力上应加以支持,使他们充分发挥其光和热。对于效益较差的科室加以扶持,并要求开展新的项目引进人才,促使赶上。根据这些情况,探索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合病人就诊的流程,寻求一种更方便病人的工作方法。为此医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2.1  人事制度的改革  根据工作报表完成情况,根据医院的管理总目标,从各个病房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出医、技、护、工人员的工作情况,并做到定员、定编、定岗、机关职能科室由原来的24个合并成17个,大大减少机关庞大臃肿的现象。后勤人员成立两个中心,逐步走向社会化。

    2.2  分配制度的改革  人员减少了,工作量增加了,由于人员的精简,我院根据几年经济指标核算,对经济分配进行分类:(1)设立院长奖励基金会;(2)设立岗位津贴;(3)设立收支结余活动奖(按医院新核定的编制数)从而进行以下公式核算。

    (1)提成比例测算公式:

    K=(A×B)/C×100%(式1)(K——提成比例;A——年定基本奖;B——定编定员;C——年结余)

    (2)计奖公式:

    科室奖金=(收入-支出)×提成比例-考核扣奖-资金调节-个人所得税(式2)

    2.3  医疗费用改革  随着收费标准降低,病人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病案统计将每个医生收治的病人有多少,医疗费用所占比例等费用信息及时反馈给主管医院领导,使决策者掌握医疗费用的比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医院门诊醒目位置上公布:医疗收费标准、主要药品价格及病人一日一清单等,使患者来医院明明白白消费。

    3  结论

    总之,医疗改革势在必行,但一定要密切注意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对医院的资源结构和运行机制加以适应性的调整,使之更好地为医院发展战略服务,调动医院内部一切积极因素致力于整体目标的实现,从而使医院内部各部门、各科室、各层次的人员都能了解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与医院总体目标实现相关程度,才更加积极寻找高效的工作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保证医院各项改革稳步推进[2]。

    参考文献

    1  左焕璟.上海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发言汇编,2000:10-14.

    2  林嘉滨.论新形式下医院面临的问题和出路.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2):69.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 410005)

作者: 王星,臧振林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