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3期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23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组成,功主和胃降逆、开结消痞,原书用于寒热互结痞证。目前多用于治疗胃肠疾病,笔者近几年来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明显。1一般资料23例病人均为慢性胃炎患者,均经电子胃镜检查而确诊,男5例,女18例,年龄32~73岁,平均54。...

点击显示 收起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组成,功主和胃降逆、开结消痞,原书用于寒热互结痞证。目前多用于治疗胃肠疾病,笔者近几年来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例病人均为慢性胃炎患者,均经电子胃镜检查而确诊,男5例,女18例,年龄32~73岁,平均54.3岁,病史8~30年,平均18.6年。

    1.2  临床表现  胃部胀满不适,不思饮食或食而不舒,按之柔软微痛,伴恶心呃逆,周身乏力或伴心烦不眠,舌质淡红,苔滑腻,脉弦滑。

    1.3  方药组成  半夏8g, 黄芩10g, 干姜10g, 党参15g, 甘草6g,黄连6g, 大枣10g, 川芎15g, 丹参15g, 浙贝10g。

    2  结果

     显效19例,好转4例,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其中症状半月消失者8例,1个月症状消失者12例,2个月症状消失者3例。

    3  讨论

  本方乃邪在少阳误下伤正,因虚致寒,少阳之邪进一步乘虚内陷,寒热错杂之邪犯及中焦,结于心下,故见痞满。中气既伤,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均受障碍,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下降,故上则呃逆不止,下则肠鸣不利。现代医学认为,肠胃不和是指胃的降浊和脾的升清正常机能失调的状态,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和腹泻下降症状同时出现,病理学方面是胃肠有轻度炎症,同时由于饮食或寒冷刺激,胃平滑肌紧张过度,产生逆蠕动或气体停滞,并且兼有肠道蠕动亢进,热性病误下,身体上半部残留炎症。由于寒性泻下,胃肠受寒,因此出现上热下寒症状。黄芩、黄连上部炎症,半夏、党参、干姜除消化道之寒,大枣补中益胃,古方加川芎、丹参、浙贝活血化瘀,改善胃局部血供,促进胃功能,全方具有消炎、镇静、解热、制吐、止泻、健胃、调整胃肠道的作用,以改善胃肠不和的病理状态,故显效。

    作者单位: 1 265100 山东海阳,海阳市中医院

    2 265140 山东海阳,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悦  铭)   

作者: 吕伟华,张淑华,代美仙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