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9期

李启义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初探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资料显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占人口的9%,近年来疫苗注射起到遏制作用,但大量不规范治疗造成很多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疗。如何正确地认识乙肝,并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提高疗效,是每个中医都曾探索过的问题。老中医李启义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在乙肝治疗中摸索出一定规律,整理出来,与同道们共享。1病位按目前中西医结......

点击显示 收起

    资料显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占人口的9%,近年来疫苗注射起到遏制作用,但大量不规范治疗造成很多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疗。如何正确地认识乙肝,并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提高疗效,是每个中医都曾探索过的问题。老中医李启义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在乙肝治疗中摸索出一定规律,整理出来,与同道们共享。

    1病位

    按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结论,乙肝病位主要是在肝,并累及多个脏器。李启义教授认为,乙肝的中医脏腑病位在于脾、胃、肝、胆脏腑功能失调,病久累及肾,尤其强调脾、胃在肝病中的主要地位。

    中医学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肝主疏泻,喜调达,恶抑郁;肝主藏血,其志为怒,主谋虑,藏魂,其经脉过阴器,抵少腹,布胸胁,上巅顶,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中医肝胆病变出现病症则为眩晕、偏头痛、巅顶痛,视物模糊、目赤、口干苦、耳鸣耳聋、寒热往来、指甲无华、抽搐拘挛、手足麻木、膝部屈伸不利、胁肋少腹胀痛或有痞块或偏疝坠痛、急躁易怒或忧郁胆怯、多梦易惊、黄疸以及面色萎黄、脱发、女子与男子生殖系统症状。与乙肝临床表现相比,除黄疸、胁痛两个症状以外均与中医肝胆系病症无关。可见中医学的肝病与西医的肝炎有着较大的差别,不应将两者混同起来。

    从乙肝的临床表现来看,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恶心、厌油,多数出现黄疸。其中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恶心属于脾胃功能障碍。对于黄疸,《素问·天元正纪大论》提出“湿热相搏”是黄疸的直接原因,“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热当不离脾胃。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黄家所得,以湿泻之”。治疗原则指出“诸病黄家,但利小便”,通利小便使湿邪有所出路,治疗仍在脾胃。并且在《伤寒论》多处提出阳明病发黄。《临症指南医案·疸篇》论“阳主明,治在胃”,“阴主晦,治在脾”。综合历代医家论述,黄疸虽与解剖学的肝胆有关,实不离中医脾胃。李启义教授在治疗中特别强调了疏肝、清肝、泻肝的方法治疗,同时要求遵循张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道,随证治之”所确定的辨证论治原则。

    2病性

    对于慢性乙肝的病性,李启义教授认为属于中医“虚损”的范畴。主要是他长期观察:乙肝的直接原因是病毒感染,但与患者机体状态有很大关联。乙肝病毒作用于人体,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中医脾胃功能失调。回顾多数病人腹胀纳差,皆由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可见脾胃虚损在慢性肝病中的重要意义。

    3病程

    李启义教授把乙肝病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3.1急性乙肝属于正气尚盛,邪正相争。这个阶段即使感染乙肝病毒,并不一定成为乙肝患者。急性乙肝可以在3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则转变为乙肝病毒携带或者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于正气尚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些病人是可以不治而愈。

    3.2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属于正气受损,邪气尚恋。正如《内经》所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得独伤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患者正气略弱,不足以驱邪外出,则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然而正气虽然不足,尚与邪气保持均衡,因此患者缺乏自觉症状。一旦患者生活无规律,饮食无禁忌,则诱发身体素质下降或随着年龄增长,正气渐衰,可以导致疾病明显进展。反之,合理的休息与锻炼,营养合理,正气渐渐充足,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情可保持相对稳定。

    3.3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属于正气不足,正虚邪恋,患者体质欠佳,正气不足以抗邪,导致疾病持续存在或进展。若得到合理的治疗,充分的休息,体质有所恢复,则患者病情稳定或出现转机。反之,则加速病情发展。因此,此期治疗尤为重要。

    3.4肝癌肝硬化属于正气溃败,邪气相对大胜的阶段。肝癌、肝硬化属于“积聚”范畴,《医宗必读》积聚篇中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邪气踞之”。《聚岳文书》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的人,多有积聚之病”。因此导致七情过度,饮食失调,气血凝滞,毒邪入侵,情志郁结,正气受损,免疫力低下及衰退是发生肿瘤的主因。

    4治疗

    李启义教授认为,治疗慢性乙肝主要是要消除或减轻导致肝病的致病因素,阻断其病变,保持肝脾的正常功能。他提出四点要求。

    4.1有效性要求所采取的治疗必须具有明显的客观疗效,没有明显疗效的治疗应当及时终止。因为慢性乙肝有的就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不能长期接受似是而非的疗效。

    4.2个体化治疗不同的慢性乙肝患者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所感染的病毒及其载量是不同的。因此,不能采用同一种药物或方法来治疗复杂多样的慢性乙肝,不能要求不同病情来适合一种药物或一种疗法。而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乙肝采取相应的不同疗法,充分体现中医同病异治的特点。

    4.3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害本来具有潜隐性和渐进性如果因为治疗慢性乙肝而加重对机体的损害,那是得不偿失的。

    4.4经济、简捷多数农村患者因为经济问题得不到有效、及时治疗而延误病情,因此正确地认识、诊断疾病并得到经济、简捷的治疗尤为重要。

    4.5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目前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有较好的短期抗病毒疗效。但长期使用后,发现有产生病毒变异、耐药性增强、停药反跳、费用高的不足,表明这两类药物不很适合于慢性乙肝的干预治疗。

    中医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清热祛湿法、清热解毒法、健脾益气法、疏肝利胆法、补肾养肝法;方药如:茵陈蒿汤、甘露消毒丹、龙胆泻肝汤;常用药物如:苦参、山豆根、虎杖、贯众、白花蛇舌草、连翘、蒲公英、栀子、大黄、田基黄、土茯苓;解郁加柴胡、郁金、佛手;健脾加云苓、党参、太子参、白术;祛湿加茵陈、猪苓、泽泻等。

    另外:心理、饮食、锻炼也非常重要,让患者了解慢性乙肝的特点,合理饮食,积极锻炼身体加之正规治疗,定期复查亦是治疗乙肝的关键。


作者单位:1 430100 湖北武汉,武汉市蔡甸区血防所 2 湖北武汉,武汉市蔡甸区中医医院内科

作者: 韩永斌,刘锋杰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