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年第4卷第1期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结节性红斑24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红斑(Eryfhemamodosum)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不明了,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迁延日久,长期不愈。灯盏花注射液是自菊科短葶飞篷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含有总黄酮,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围阻力、减少氧耗、降低血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液灌注等作用。......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Eryfhemamodosum)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不明了,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迁延日久,长期不愈。灯盏花注射液是自菊科短葶飞篷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含有总黄酮,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围阻力、减少氧耗、降低血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液灌注等作用。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结节性红斑24例,取得了显著疗效,较常规治疗,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为优,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数目不等的皮下结节,中央触及硬结,周围出现红斑,最初鲜红,经2周左右后,逐渐变成暗红色或淡紫色,压痛明显。白塞氏病、溃疡性结肠炎、白血病及其恶性肿瘤等,即可诊断为结节性红斑。共24例,男5例,女19例,年龄22~60岁,其中22~48岁22例,50~60岁2例;22例结节性红斑发于膝关节以下至踝关节以上;小腿的伸侧1例合并有大腿远皮损,1例皮损发生在上肢肘关节以下;急性起病5例,隐患起病19例;15例除皮损外无全身症状,2例伴乏力、低热,7例伴关节肌肉酸痛;5例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浮肿;24例均有压痛;结节最少的2个,最多11个;对称性出现12例。抗“O”增高3例,血沉快2例。

    1.2  治疗方法  用灯盏花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急性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1.3  结果  显效21例,治疗1~3个疗程,结节软化继而消退,未出现新的结节,原结节处皮肤变紫,暗红色,继而留有色素沉着,伴随症状消失;无效3例,皮损不消退,又出现新的结节,此起彼伏。2例改用抗痨治疗(链霉素0.75g肌注1日1次),1例消炎对症治疗后好转。2  讨论

    结节性红斑是由某种原因所致的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血管炎,该病可以是一种单独的病症,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男女比例1.3:6,一般以春季或秋冬季节发病为多,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激发机体自身免疫系统而发生的一种皮肤免疫反应;某些致病细菌如链球菌和结核杆菌也可能导致该病发生。一般认为该病多与感染、药物、全身性或内脏性疾病有关,但仍有50%左右的患者无明显原因,最值得重视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即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某些患者抗“O”高于正常,或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提示有链球菌感染的可能。另外,该病也可能是由真菌或结核菌感染所致。

    病理:有人将其视为一种变态反应,属于迟发性变态反应的范畴,但也可能与第Ⅲ型变态反应有关,也有人认为其发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在皮肤表现的结果。本病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真皮和皮下组织的炎症病变。总的来说,其主要表现如血管炎,多发生在较大的小静脉血管内壁,有炎症细胞浸润及内皮细胞增生,但一般血管腔通畅,不发生闭塞,也无血栓形成。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湿毒流注”、“下注疮”、“瓜藤缠”等病范畴,其病多因素体血分有热,外受湿邪,湿热蕴结。导致脉络阻塞、气血凝滞所致,治疗上应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祛斑散结为主。

    灯盏花因含有扩张血管的灯盏甲素和乙素,可降低下肢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减轻炎症细胞浸润。试验表明,灯盏花对结节性红斑(尤其是气滞血瘀型)疗效确切,起到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747000 甘肃甘南,甘南州人民医院

作者: 武润平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