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2期临床医学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的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并与单纯氯胺酮麻醉对比。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氯胺酮麻醉组,Ⅱ组为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麻醉组。两组采用不同的麻醉维持方法,Ⅰ组单纯用氯胺酮维持麻醉,Ⅱ组用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麻醉维持静脉全麻。结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儿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的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并与单纯氯胺酮麻醉对比。

    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氯胺酮麻醉组,Ⅱ组为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麻醉组。两组采用不同的麻醉维持方法,Ⅰ组单纯用氯胺酮维持麻醉,Ⅱ组用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麻醉维持静脉全麻。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清醒时间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Ⅰ组术中循环波动大,而Ⅱ组血压、心率平稳,Ⅱ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Ⅰ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Ⅰ组。

    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身麻醉对生理干扰小,清醒快而舒适,术后恢复好,是一种较理想的小儿麻醉方法。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5)02-0153-02

    氯胺酮是小儿手术中常用的麻醉药物,但单纯使用氯胺酮对循环干扰大,术后清醒时间较长,且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舌后坠及躁动等不良反应 [1] 。本文将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小儿静脉全身麻醉,与单纯用氯胺酮的小儿静脉全身麻醉作比较,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探讨其优越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儿40例,年龄3~10岁,体重13~35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单纯氯胺酮组(即对照组),Ⅱ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即观察组)。

    1.2 麻醉方法 患儿术前30min常规肌注阿托品0.02mg/kg,鲁米那2mg/kg。对于不合作患儿,入手术室前肌注氯胺酮4mg/kg,入睡后抱入手术室行静脉穿刺。合作的患儿直接开放静脉。Ⅰ组:静注氯胺酮2mg/kg,手术开始,术中根据麻醉深浅间断静注氯胺酮1mg/kg。Ⅱ组:静注氯胺酮1~2mg/kg,异丙酚1mg/kg,然后用微量泵持续输注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200mg异丙酚内加入氯胺酮200mg),输注速度为2~4mg/(kg·h),根据患儿对手术刺激的反应即时调整输注速度,至手术结束前10min停药,两组患儿术中常规吸氧,氧流量2L/min。

     1.3 观察指标 每组患儿术中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 2 ),并记录麻醉前(T 0 ),麻醉后5min(T 1 ),切皮时(T 2 ),手术开始后10min(T 3 )、20min(T 4 )、30min(T 5 )、术毕(T 6 )时各值。观察术后清醒时间及清醒情况,术后随访有无恶心、呕吐的发生。

    1.4 统计学处理 各项指标以ˉx±s表示,用t检验和χ 2 做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手术类型和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Ⅰ组麻醉后出现MAP增高,HR增快,并持续在比较高水平至术毕,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儿在手术刚开始时MAP和HR较麻醉前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逐渐降低至术前水平或稍低,并保持至术毕。两组患儿于静脉注药后R,SpO 2 有一过性下降,但经吸氧,脱下颌等处理后均在正常范围,且数分钟后恢复正常,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MAP、HR、SpO 2 的变化 (表略)
        
     注:Ⅰ组与基础值相比较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P<0.05

     麻醉恢复情况,Ⅱ组术后清醒比Ⅰ组快,完全清醒时间约为Ⅰ组的1/2,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见表2。

     表2 术后恢复情况 (例,n=20)(表略)
      
     注:与Ⅰ组比较P<0.05

     3 讨论

     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它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和确切的麻醉效果,但是有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且术后苏醒时间较长,时有恶心、呕吐、躁动,术后精神症状等副作用 [1,2] 。异丙酚作为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和消除快,苏醒迅速完全且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心肌收缩力、前负荷及外周阻力下降,引起血压下降和脉率减缓。两药合用能减轻各自心血管反应的副作用,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使病人苏醒迅速完全,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和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4] 。另外,微泵输注药物能保证用药的连续性和平稳性,更适用于小儿麻醉。因异丙酚和氯胺酮均有呼吸抑制作用,其程度与注药速度、剂量呈正相关,故麻醉时宜适当控制注药速度、剂量、术中应加强呼吸管理,保证充分供氧。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95-296;520-521.

    2 夏时金.氯胺酮麻醉的不良反应.临床麻醉学杂志,1994,10(2):    116.

    3 白勇,倪东妹,杨拔贤.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中华麻醉学杂志,1996,16(7):295.

    4 仲崇波,杨建宇,戴体俊.异丙酚对氯胺酮药理效应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18(3):161.
  
     作者单位:221009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

作者: 缪长梅 2005-7-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