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1期

中医药调治亚健康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亚健康概念首先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以及后来的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体的确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中医没有亚健康之名。这与亚健康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只表现为功能的异常,临床上以自觉身体不适为......

点击显示 收起

    亚健康概念首先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以及后来的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体的确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由于人们习惯上把健康称作是第一种状态,患病称为第二种状态,因此上把这种非患病、非健康的中间状态又称为“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

    中医没有亚健康之名。中医临床重视患者自我感觉的各种症状,以自觉临床症状的改善作为疗效的主要依据。这与亚健康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只表现为功能的异常,临床上以自觉身体不适为主,临床医学检查没有明显异常等特点相类似。

    1  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原因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体,它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气血把上下内外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与自然界的日月、四季、昼夜也息息相关。因而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阴阳二者之间暂时的失稳或失衡[1]。

    11  情志失调  适时适度的情志表露是人体调节脏腑功能的重要形式,但若失时或失度,如过激或过久,即可对脏器、气血产生不良影响。如《素问·举痛论》言之“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2  饮食不节  饮食过饥过饱,暴饮暴食,偏嗜(肥甘厚腻、辛辣、生冷)等,均属于饮食不节的范畴,这些因素均可造成脏腑功能的损伤或偏胜偏衰,进入病前状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五脏生成论》也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素问·奇病论》指出“甘能令人中满,肥能令人内热。”

    13  六气不顺  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谓之六气,若出现太过或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即成六淫。一般而言,人体顺应四时即可安然无恙。若六气不顺,寒温不适,燥湿不调,再加不知调摄,则有碍脏腑功能,适应能力下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14  劳逸失度  动静适当,劳逸有度,对保持人体阴阳平衡至关重要。过劳如体劳、神劳、房劳均可致伤,《素问· 举痛论》所言之“劳则气耗”,《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言之“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均指出了过劳对人体的损害。

    15  体质差异  体质是指在一个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功能状态,它决定着发病的倾向与易感性。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之前的体质相关,如“胖人多痰,瘦人多火”,“阴阳二十五人”中的个体特点,均属于亚健康状态的内容。

    16  年老体衰  衰老是一种自然规律,具体表现为脏腑功能的衰减,因而年老是亚健康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

    2  中医证候归类

    亚健康状态的阴阳失调,其性质可表现为虚、实或虚实夹杂,病位可涉及脏腑、经络、气血,病机为脏腑、气血功能的虚损或失调,经络、气血的郁滞或痰阻。常见的类型[2]及辨证施治如下。

    21  肝郁气滞型  主要表现为心情郁闷,意志消沉,寡言少语或性情急躁,心烦易怒,胸胁苦满,走窜作痛,善太息,脘闷纳呆,多梦易惊,妇女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舌质暗红或淡红,脉弦。

    亚健康状态人群中轻度的抑郁症、轻微焦虑症、神经衰弱症、孤独症、恐惧症、强迫症、依赖症等,大多具有肝郁气滞型特点。可以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调控,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3](柴胡、枳实、白芍等);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等。

    22  瘀血内阻型  主要表现为躯体刺痛,难以定位,肌肤色黯不华,甲错或失荣,妇女经期后延或见痛经、不孕、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亚健康状态人群中的一部分轻度偏执狂、头痛、颈肩关节痛等 ,大多属瘀血内阻型,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当归芍药散、丹参饮、身痛逐瘀汤等加减[4](当归、赤勺、川芎、鸡血藤、牛膝等)。

    23  阴虚火旺型  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潮热多汗,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燥,颜面颧骨潮红,口唇红赤,男子遗精,女子带下淋漓,舌红少苔,脉细数。

    亚健康人群中的一部分阳强、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梦交、性功能障碍等,大多属于阴虚火旺型。治宜滋补肝肾,降火生津,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3](熟地、山茱萸、龟板、知母、丹皮、泽泻等)。

    24  气血亏虚型  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不耐劳作,倦怠乏力,自汗出,纳呆便溏,食后脘腹胀满,面色萎黄或苍白少华,舌质淡,脉细无力。

    亚健康状态人群中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头晕、健忘、记忆力减退、嗜睡、神经衰弱等,大多属于气血亏虚型。治宜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用归脾汤加减[5](黄芪、白术、人参、当归、龙眼肉、茯苓、远志、酸枣仁等)。

    25  湿热内蕴型  主要表现为胸脘满闷,身重困倦,头重如裹,身热不扬,心烦呕恶,痰粘色黄,小便短赤,大便粘腻不爽,苔黄腻,脉滑数。

    亚健康状态人群中的一部分便秘、腹泻、妇女带下、消化不良、厌食症等,多属于湿热内蕴型。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利湿。方用黄连温胆汤和逍遥散加减[6](半夏、黄连、竹茹、枳实、柴胡、当归、芍药、薄荷等)。

    26  痰湿内盛型  主要表现为胸脘满闷,恶心纳差,头昏如蒙,身重困倦,咳嗽咯痰,大便溏泻,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滑或濡。

    亚健康状态人群中的肥胖、高血压症、妇女带下、部分临界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属于痰湿内盛型者。治宜祛湿化痰,理气和中。方用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3](法夏、陈皮、茯苓、白术、党参、薏苡仁等)。

    27  脾肾阳虚型  主要表现为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耳目不聪,神疲思睡,腰膝酸软,形寒肢冷,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亚健康人群中的轻度抑郁症、阳痿、女性性冷淡、慢性腹泻、下肢阴冷、四肢厥逆、心悸、心率减慢等,多属于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肾健脾,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3](附子、桂枝、地黄、山茱萸、茯苓、丹皮、淮山药等)。

    28  心肾不交型  主要由于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出现心悸、怔忡、心烦、失眠、水肿、口舌生疮、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症,舌红少苔,脉细数。

    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失眠、健忘、多梦、遗精、须发早白、脱发、记忆力减退、早泄、性功能异常等,有一部分属于心肾不交型。治宜滋阴清热,养血安神。方用三才封髓丹加减[5](天门冬、生地黄、人参、黄柏、知母、砂仁、石菖蒲、茯神等)。

    3  中医调控法

    中医治疗首先强调“上医治未病”,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患于未然,救弊于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中药对亚健康的调控正是基于这种防患于未然的考虑,采取的一种防微杜渐,提早干预、提早治疗、截断扭转、防止亚健康向疾病发展,促进亚健康向善转变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就是中医所谓的治病求本,固护人体正气,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的调控方法。

    在亚健康的调控过程中,中医一方面重视中药的应用,另一方面还非常重视养生保健方法对维护健康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安定祥和的精神状态,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科学平衡的膳食结构、适度的体育锻炼,都是中医中药调控亚健康的重要内容。由于亚健康不属于疾病,没有明显典型的症状,所以,在治疗上一般首选的不是中医药物疗法,本部分介绍的中医药调控方法,主要是非药物调控法。

    31  艾灸法  把艾条或药条点燃后,熏烤患处或穴位、经脉。通过温热或药物的渗透力来刺激穴位、经脉、患处,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法可以用于关节、筋骨、肌肉疼痛,各种虚证、痛证及寒证。

    32  拔罐法  以竹管、专用拔罐器等物品,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出罐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皮肤之上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出现瘀血现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法可以用于经脉瘀阻、风寒阻滞、劳累过度导致的腰肌劳损、肩背疼痛等症。

    33  点穴法  在耳穴体表的穴位、经脉等特定的刺激处,运用点、按、拍、掐、捶、扣等不同手法,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健忘、消化不良、便秘、腰腿痛等。

    34  耳压法  在耳穴表面敷贴颗粒状药物或磁珠,刺激耳部特定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失眠、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便秘症等的治疗。

    35  推拿法  在体体表部位施以各种手法,或配合肢体某些特定的活动,通过疏通经脉、滑利关节、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头痛、失眠、腰肌劳损、颈肩肌肉疼痛等症。

    36  捏脊法  连续捏拿脊背部肌肉,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等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消化不良、疳积、便秘或慢性腹泻等。

    37  摩腹法  对腹部进行有规律的特足按摩,通过健运脾胃、培植元气、化生气血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一种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进食功能障碍、消化不良、厌食症、便秘、畏寒腹泻等。

    38  摩肾法  通过按摩肾区及其周围的有关穴位,促进肾脏气血流通,用于防治肾虚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肾虚、男性阳痿、早泄、遗精、性功能障碍以及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性冷淡等。

    39  蕴熨法  将药物加热后置于身体特定部位,来回运动。通过疏通经脉,使经脉调和、气血流通而解除疾病痛苦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痛证、寒证、虚证等。

    310  热敷法  将加热后的物体放在特定的穴位经脉、固定压痛点等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畏寒胃痛、妇女痛经、男性肾虚、小儿遗尿以及感寒导致的关节、肌肉疼痛。

    311  药浴法  将药液放在容器内浸泡全身或局部,通过水的温热作用,药液的渗透作用以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失眠、肥胖症、消化不良、抑郁症、焦虑症、腰肌劳损以及肌肉、筋骨、关节疼痛等症。

    312  食疗法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食用具有一定作用的食品来防治疾病的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通过配伍,可以用于各种亚健康症状。

    313  药膳法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食物,经过烹调,制成美味膳食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指导下,选用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的药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特性制成可口的膳食,进行全身性的综合调整治疗的一种方法。本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应用范围最广,可以用于各种亚健康症状。

    314  药茶(饮)法  把某些中药或具有药效作用的食物、通过加工制成茶、汤、饮、乳、露、浆、汁、水等饮料,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广泛用于多种病症,也可用于日常养生保健,可延年益寿、增强体质。

    315  药酒法  将药物和酒经过加工,制成含药的酒剂,通过内服外用以防治有关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与饮食法的意义基本相同。通过配伍,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亚健康综合征的调控,也可在日常养生中选择应用。

    316  药粥法  把中药和米谷同煮为粥称为药粥,运用药粥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叫药粥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消化不良、身体虚弱、慢性腹泻或便秘、脱发、厌食症等。

    317  调息法  静功自我疗法的一种,通过调整呼吸、排除杂念,使元气恢复或增强,从而祛除病邪,防治疾病。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烦躁、更年期综合征等。

    318  固精法  运用闭气、导引、吐纳等方法,以封闭精关、防治遗精的治疗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男性遗精、早泄,妇女白带量多等。

    319  提肛法  将思想集中于会阴部,配合呼吸作收缩肛门的动作,是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胃肠功能紊乱、遗精、遗尿、慢性腹泻、痔疮、脱肛等。

    320  移精变气法  运用各种方法来转移患者的精神意念活动,以调理和纠正气机紊乱等病理状态,治疗某些情志偏激引起的心神疾病。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用于各种心理性亚健康、社会适应性亚健康,如轻度的抑郁症、焦虑症、烦躁症、自闭症等。

    321  环境适应法  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通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主动协调和被动适应,以避免或消除各种恶性刺激,维持集体阴阳平衡,气血流畅,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改善小环境,使人体适应大环境。例如,针对目前在家庭装修和新购家具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甲醛超标,有毒气体害人的问题,专家建议在居室内多种植一些吊兰、绿萝等绿色植物,可有助于有害物质的消除。这也可以认为是环境疗法的具体应用。此外,改变居住环境、外出疗养、度假也属于本疗法范围。

    322  叩齿疗法  通过上下牙齿有节律的叩击运动,以治病强身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肾虚、脑海空虚、记忆力下降、消化不良,以及男性精关不固、遗精、滑精、口干、口渴等。

    323  搓面疗法  用手掌轻轻搓揉面部的养生保健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眼目干燥、迎风流泪、视物昏花、失眠、头痛、头晕、健忘、多梦等。

    324  梳头疗法  用木梳或牛角梳梳头的养生保健方法。在亚健康调控过程中,本法可以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健忘、脱发、头痛、头晕等。

    【参考文献】

    1  宫艳华,陈宇.中医药在机体“亚健康状态”恢复过程中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4,8(4):724

    2  昌炳如,于峥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光明中医,2005,10(5):17

    3  马云枝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防治河南中医,2001,21(3):11

    4  张炳秀,李光曙亚健康状态的中医保健和治疗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3):254

    5  杨建宇,周鸿飞略论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0):1558

    6  郭海涛亚健康状态的辨治及用药体会河南中医,2003,23(8):79

     作者单位: 250001 山东济南,济南军区司令部门诊部

 (编辑:邓  锋)

 

作者: 赵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