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6期

2001~2006年某市药品抽验质量分析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药品抽验为全面了解近年来我市药品抽验情况,更好地指导药品抽验工作,同时,为药品产、供、用及药监部门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近6年来抽验的药品质量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和分析,现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2001~2006年,我所共完成检品11189批次,其中抽验8264批次,占检品总数的73。86%,抽验不合格药品210......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药品抽验

  为全面了解近年来我市药品抽验情况,更好地指导药品抽验工作,同时,为药品产、供、用及药监部门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近6年来抽验的药品质量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2001~2006年,我所共完成检品11189批次,其中抽验8264批次,占检品总数的73.86%,抽验不合格药品2105批次,抽验不合格率25.47%,具体情况见表1~3。表1  2001~2006年我所抽验药品基本情况表2  2001~2006年抽验不合格药品按类别统计表3  2001~2006年抽验不合格药品来源统计

    2  质量分析

    我市地处湘南,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所辖11个县区,人口570余万,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共5100多家,药品监管难度较大。过去药品质量相对较差。近年来,通过加强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药品监管力度,药品质量有所好转,辖区内不合格药品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从抽验的情况看,我市药品质量的现状仍不容乐观。抽验不合格药品按监督对象分类统计见表4~6。表4  2001~2006年对生产单位抽验的不合格药品情况表5  2001~2006年对经营单位抽验的不合格药品情况表6  2001~2006年对医疗单位抽验不合格药品的情况从我所近年来抽验情况看,药品抽验不合格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06年抽验的不合格率稍有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抽验方式方法的创新,提高了抽验的靶向性;二是加强了对抽验人员的培训,提高了抽验人员的业务素质,抽验命中率和有效性明显提高。

    从表2可以看出中药材的不合格率始终较高,不合格率达69.14%,主要品种有柴胡、川贝母、沉香、草豆蔻、茜草、苦参、防风、合欢皮、半夏、穿山甲、平贝母、秦艽等,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性状和鉴别。其主要原因是中药材掺杂使假的现象相对较多,而且相对容易。其次,中药材容易从外观上鉴别真伪,抽验命中率较高。

    中成药抽验不合格率为19.07%,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水分、性状、可见异物和装量差异等,主要是厂家生产条件或包装材料不能保证药品质量,有的经营、使用部门对药品的运输过程或仓储条件达不到要求所致。

    生化药品、抗生素不合格率相对较低,主要是药品标准和生产工艺较成熟,不合格的主要项目是性状、澄明度、含量测定等。

    个体药店和诊所由于药品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对药品进货渠道把关不严,加之有少数业主贪图便宜,从而导致药品质量下降。

    生产单位通过GMP认证后,药品质量有所改观,而经营和使用单位,由于自身药品从业人员素质所限,对进货、质检关把关不严,运输或仓储条件还达不到要求,导致不合格药品居高不下。

    3  建议

    药品监管重心必须下移,抽验要向基层延伸。要加强对个体药店、诊所的监管,同时,加强对基层药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要尽快建立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使广大人民群众用上放心药。要进一步规范中药材市场,加强对中药饮片工厂的监督管理。要督促和指导各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改善药品的运输和仓储条件,严格按规定运输和储藏药品。必须加强对药品招标采购环节的监管,严把药品进货渠道关,对质量问题较多的品种要跟踪抽验。

    各级药监和药检部门都应加强药品质量信息的采集工作,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收集不合格药品的信息。建议全国药监、药检系统建立互联网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各地查处的不合格药品信息,以利各地形成查处假劣药品的合力。

    自新的药品管理法2001年1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后,药品抽验不收费,给监督抽验工作带来了不少方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比如由于地方财力所限,抽验经费不足,药品抽验批次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品抽验的覆盖面。建议各级政府加大抽验经费投入,增加药品抽验的批次,以扩大药品抽验的覆盖面。同时,还要加大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药品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鼓励其主动送检,以弥补抽验批次少、覆盖面窄的矛盾。

    各药检所要加强自身建设。随着形势发展,药品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药检所要适应新的形势,达到对各种药品质量的抽验和有效监管,必须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现有装备,强化人员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不断创新抽验模式,提高检测能力和监管水平。

    (编辑:齐  永)


作者单位:425006 湖南永州,永州市药品检验

作者: 魏玉德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