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4期

烧伤导致支气管闭锁左全肺切除1例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闭锁左全肺1病例介绍患者,女,50岁。术前支气管镜见左上支气管纤细并完全闭锁,左下支气管纤细、挛缩并见大面积疤痕,管镜不能通过。切断纤细的上叶支气管,见管腔完全闭锁。探察左主支气管纤细,全段已失去正常管腔形态至隆突,并有多枚肿大的淋巴结,近隆突处切断左下支气管后,吸出管腔内大量粘胶......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闭锁左全肺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0岁。25年前全身重度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经治疗后“痊愈”。25年来常感胸闷,活动后气短。伴有高热、咳嗽、咯黄色粘痰。以“左肺上叶不张、肺部感染”而行抗炎治疗,效果欠佳。25年来炎症时有复发,多经抗炎治疗后缓解,并拒绝手术治疗。

    入院查周身约50%烧伤后疤痕组织,颈部挛缩。左侧胸壁较对侧萎陷、呼吸动度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为浊音、呼吸音左上消失、左下微弱。胸CT:左上肺可见三角形致密影,边界清晰,大小约3cm×6cm。左肺下叶斑片状较高密度模糊影及条索影。纵隔向左侧牵拉、移位、左侧胸膜不规则肥厚。术前支气管镜见左上支气管纤细并完全闭锁,左下支气管纤细、挛缩并见大面积疤痕,管镜不能通过。术中见左胸腔透明无味淡黄色液体约50ml。下叶膨胀良好,色粉红,但不能回缩,如胀气皮球。上叶萎缩约为3cm×5cm×6cm,无弹性。两叶多处粘连,上叶与纵隔胸膜呈愈合状态。游离、切断、封闭上叶动、静脉。切断纤细的上叶支气管,见管腔完全闭锁。探察左主支气管纤细,全段已失去正常管腔形态至隆突,并有多枚肿大的淋巴结,近隆突处切断左下支气管后,吸出管腔内大量粘胶样分泌物后,向支气管内插入无菌支气管导管行胀肺实验,但左下叶亦不能萎陷和膨胀,无法亦无意义做袖状切除。故行下叶切除后以心包及周围组织包埋左肺门。术后病理:左肺上支气管闭锁,上叶肺泡实变、不张、纤维化。下支气管狭窄至段支气管,部分闭锁。下叶内见多处小灶状干酪样坏死,周边少数郎罕氏细胞,淋巴细胞。肺泡管腔内有渗出,间质多淋巴细胞浸润。

  2  讨论

    吸入性损伤导致的气管狭窄或闭锁,多由于伤及气道黏膜基底层以下,又因为长期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加重了黏膜的损伤,导致瘢痕收缩乃至闭锁[1]。此例患者术前经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已经明确左上支气管闭锁、左上肺不张,具备切除指征。但左下支气管仅为狭窄,但具体狭窄长度不明,且左下肺膨胀良好,故术前拟行左下支气管袖状切除。但术中见左下支气管狭窄过长至隆突,且经支气管插管吸净管腔内粘胶样分泌物后,左下叶仍不能萎陷和膨胀,考虑远端仍有狭窄或闭锁,且术前CT示左肺下叶斑片状较高密度模糊影及条索影不能除外结核,故行左下叶切除。烧伤后因其常伴有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的炎症,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伴感染、肺炎等,鉴别较为困难[1]。本例长时间误认为肺炎,久治不愈。主要是伤后由于当时技术和经济的原因,未能进行准确的检查和治疗,导致上叶支气管闭锁、下叶支气管严重狭窄,上叶20余年不张、下叶呈长期吸气性呼吸困难、肺过度膨胀状态,以至于肺不能复张。烧伤后瘢痕组织形成可导致局部解剖不清,笔者体会麻醉必须用双腔插管,远端要插入健侧支气管内,以免患侧分泌物流入健侧。术中必须吸净远端支气管内粘胶样分泌物,以免胀肺时造成支气管堵塞[2]。待胸膜充分剥脱和吸净支气管分泌物后,做胀肺实验以决定是否行肺叶或全肺切除。一般情况下,若肺膨胀较好,肺弹性较好,无广泛漏气者,则予以保留。否则需要行肺叶或全肺切除,以免术后继续不张而导致更多并发症,甚至手术失败。支气管闭锁后远端完全与外界隔离,可不发生感染,管腔内被黏液充满,可保持数年或十几年,更有报道有近30年,晚期手术时吸净分泌物后,肺仍能复张[3]。且此病例长期炎症反复刺激、并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肺结核产生,术中切除左下叶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下叶可以复张而保留后,则会留有严重后患。

【参考文献】
  1 曾勇,张文奎.吸入性损伤致气管狭窄并发窒息一例.中华烧伤杂志,2001,17(3):148.

2 宋先忠,刘献武,郑怡章,等.创伤性支气管狭窄或闭锁6例外科治疗.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68-69.

3 孙衍庆.现代胸心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512-518.


作者单位:124010 辽宁盘锦,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作者: 孙延辉,倪志林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