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9年第9卷第3期

膏方临床与运用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膏方临床运用1膏方起源丸、散、膏、丹为中医传统医学之四大药物剂型,膏剂更是独具一格,有其专擅之处。膏方运用历史源远流长,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1],书内记载了布包摩疕的彘膏、肪膏、猪膏、豹膏等,为古代外用之膏剂。此时膏方虽药味较少,但已有完整组方配伍,其药......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膏方 临床运用

  1  膏方起源

    丸、散、膏、丹为中医传统医学之四大药物剂型,膏剂更是独具一格,有其专擅之处。李东垣云:“汤者荡也,散者散也,丸以缓调于中,胶则填精益气”。诸膏能补气养血,包含着“救偏却病”的双重关键。因病致虚,因虚致病,可用膏方调之;慢性、顽固性、消耗性的疾患,亦可用膏方来调养。所以膏方不同于其他补药、补方,其具有“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特点。

    膏方运用历史源远流长,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1],书内记载了“布包摩疕”的“彘膏”、“肪膏”、“猪膏”、“豹膏”等,为古代外用之膏剂。另有记载“以水一斗煮胶一升,米一升,孰而啜之”为更早出现在文献的药粥,也可称为内服膏剂之始;《内经》有两方为膏方,即《灵枢·痈疽篇》中的豕膏、《灵枢·经筋篇》中的马膏。最早以“膏药”命名见于《武威汉代医简》[2] ,有三个较完整保存下来,即百病膏药方、千金膏药方、妇人膏药方。此时膏方虽药味较少,但已有完整组方配伍,其药物也运用炮制淬取而成。南北朝时期,梁·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3]述:“疾有宜服丸者,服散者,服汤者,服酒者,服膏煎者,亦兼参用所病之源以为其制耳。”明确指出膏煎为内服的药剂,另对膏药的制作也有详尽的说明“凡合膏,初以苦酒渍取令淹浃,不用多汁,密覆勿泄……可服之膏,膏滓亦堪酒煮稍饮之。可摩之膏,膏滓即宜以敷病上”[4]。此时的膏方俱备以醋或酒炮制药物,及煎煮药的时间、加入散粉药入膏之时机,如此详尽制作过程及要领至今仍然沿用。

    清·《慈禧光绪医方选议》[5]中,已大量使用制作内服膏方,组方更具系统性、更严谨而全面,在措辞上也很讲究,并在每一医方之后附上按语评议,由探本溯源为起始,接着阐述方义,论述医方效应,一直到辨证论治规律等。

    现在临床常用的为内服煎膏剂型,即俗称膏滋方。“膏”的含义在《正韵》[6]上解释为“泽”;《博雅》上解释为“润泽”,即其有滋养之意。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 同时又云:“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其为膏方之本。老年体弱、病后虚亏者,须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尚可服用,使其调理阴阳、扶助正气,《理瀹骈文》内说到“一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且膏方由医家依据服用者的具体情况拟定膏方选用相应药物,《理瀹骈文》内说到“一膏纲也,药目也”。说明了膏方其理论基础与中医学中的气血、阴阳、脏腑理论有密切关系。

    2  服膏方最佳时机

    膏方服用的最佳季节为立冬后至立春前、冬至前后,也就是俗称的三九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进补包含两个方面:一指以中医补法、补药来调理人体内部的诸虚劳损;二有“预防为主”的思想。人须顺应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是封藏的季节,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冬令养精蓄锐,使肾精充沛,民间有 “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三九补一冬 来年无病痛”之说。

    膏方服用剂量根据病情或病者的身体状况及药物性质而决定,尤其是与病者消化功能有着密切关系,服用膏方可于每日清晨,或早晚各服一汤匙,以风干之汤匙挖取,以免膏方败坏,并用开水冲调后服用,服用膏方前一至二星期应从小剂量开始,如每日先服半汤匙即可,逐步增加,服后若无特殊不适,可于晚间睡前加服一汤匙。少数膏质黏稠难化,可盛在小碗中,隔水蒸热烊化后服用。

    3  膏方运用与组方

    3.1  膏方以“调”为首  冬令膏滋内容应阴阳平衡,调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为膏方的核心。膏滋主在健康者应调整其阴阳,延缓其衰老;对慢性病来说,应调整其脏腑疏导其气血,使脏腑协调,气血通畅,则宿恙渐愈。故封藏膏滋,以“调”为首,女子调其气血,男子调其阴阳,再加以袪邪,使脏腑协合,使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调经论》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通过膏方来调理气血,使气血流通,生化有源,达到气血充沛、精力旺盛,从而达到保护肾精、防治衰老的目的。

    3.2  膏方需芳淡轻灵,忌壅滞  膏方应用药轻灵、不宜壅补为其关键。过用滋腻之药,反而阻塞气机,闭门留寇,故宁可轻灵,不可过量,并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遣方用药。膏方之用,取持久以衡,循序渐进,其用务使气机周流,升降有序,正气自调而邪气自除,故切忌壅补,并以脾胃接受为度。药应温而不燥,寒而不偏,滋而不腻,理气而不破气,活血而不动血,当补才补,不滥用补法,以防壅滞中土。

    3.3  膏方需补而不恋邪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有消化、吸收、输布的功能,是人体不断化生气血,充养精微的源泉。膏方当重视健脾运胃之法,一则脾统四脏,能帮助药物吸收;一则动静结合,可使补而不滞。脾胃气往,则各脏自强;胃气一败,则百药难施。一般在服用膏滋之前首予开路药,其作用主要为让患者对膏滋药的消化吸收创造条件,或先进行试探性的调补,观察其服药反应,作为膏滋药处方的依据。

    3.4  调治精、气、神,脾肾并重  精、气、神人身之三宝也。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及物质基础;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外在征象,为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也是健康长寿的根本。调补充益之膏滋,不离填精、益气、安神之道。临证处方虽有侧重,但三者不可偏废,三宝兼顾,使病家得以聚精、养气、存神,实为祛病延年之道。

    4  膏方赏析

    患者,女,2008年11月2日来诊。脾肾两虚,气血不足,阴寒内盛,常有腰酸绵绵,耳鸣,睡眠不沉,多梦,受凉易腹泻,易感冒,怕冷,月经量少,阵汗而出,脘痞或隐痛,不泛酸,双膝发冷,体检无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弦,因时值冬令,予膏方调之,缓图治本,标本同治,拟益肾健脾疏肝调经之膏方。

    生晒参250g(另炖汁,冲入收膏),生黄芪250g,仙灵脾200g,怀牛膝200g,潞党参200g,菟丝子200g,桑寄生200g,淮山药200g,鸡血藤200g,生薏仁200g,熟附子200g,巴戟天250g,焦神曲180g,肉桂120g,制香附200g,淡干姜120g,川桂枝120g,锁阳200g,老苏梗160g,佛手片180g,莱菔英200g,福泽泻200g,广郁金200g,川断肉200g,生白术200g,川芎200g,紫河车120g,粉葛根200g,赤芍200g,川雅连45g,制首乌200g,炒当归200g,绞股蓝200g,醋柴胡120g,白夕利200g,炙远志150g,青防风180g,夜交藤200g,木灵芝180g,高良姜150g,厚杜仲250g,艾叶120g,仙茅180g,金狗脊200g。

    上味浓煎两次,滤汁,去渣,再加桂圆肉250g,冰糖250g,银耳250g,莲子250g,核桃仁250g,东阿胶250g,鹿角胶200g,文火收膏。

    按:《女科经论》“任冲二脉,奇经八脉之二也。经云任主胞胎,冲为血海。今二脉俱通,月事而下。”患者肾精亏损,肾气不足,冲任亦亏虚,血海满溢不多,故月经量少;肾虚腰腿失养,故腰酸绵绵;肾虚无以温煦因而双膝发冷,脾胃虚寒故脘痞偶有隐痛。以健脾温肾活血法为治疗大法,方以八珍汤、龟鹿二仙膏、逍遥散、二仙汤、补中益气汤等组方。方中党参、黄芪、淮山、白术、薏仁等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二仙、杜仲、牛膝、寄生、巴戟天、锁阳、附子、肉桂配以龟鹿二仙膏温肾助阳,填精益肾,益冲调经。郁金、川芎、赤芍、当归养血活血,女子以肝为先天,尚应重视调肝;孙老师加之逍遥散方意,疏肝行气活血兼以健脾。诸药合用,脾肾共调,兼顾调肝,气血兼顾,共奏补肾健脾、疏肝调经之功。

【参考文献】
  1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31.

2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汉代医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8.

3 (魏)吴普 等述,(清)孙星衍 等辑.神农本草经集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

4 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354.

5 陈可冀.慈禧光绪医方选义.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289;349.

6 [明]乐韶凤宋濂等奉敕撰.洪武正韵.天津文成堂梓.

(编辑:齐 永)


作者单位:1 210018 江苏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 江苏南京,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