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学术活动

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源:计算生物学所
摘要:今年是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中文版出版40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10月14日至19日,“徐光启《几何原本》中文译本出版400周年纪念会暨《计算生物学中的异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隆重举行。这是国内首次举办国际性的徐光启纪念活动。作为“徐光启纪念月”......

点击显示 收起

今年是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中文版出版40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10月14日至19日,“徐光启《几何原本》中文译本出版400周年纪念会暨《计算生物学中的异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隆重举行。来自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美国、中国等国家,涵盖数学、天文、农业、社会学等研究领域的近30位科学家共聚上海,与上海地区的学生们一起,纪念徐光启的科学贡献,探讨现代前沿科学。这是国内首次举办国际性的徐光启纪念活动。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秀芬女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陈晓亚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甘荣兴先生等出席了纪念会开幕式并致辞。

作为“徐光启纪念月”的排头先兵,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承办,旨在通过纪念徐光启,倡导保护利用、传承发展文化遗产和弘扬科技先驱精神,并希望对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活动还得到了德国博世公司的热心参与和支持。除上海以外,四川等地也将陆续举办徐光启纪念活动。

会上,上海徐汇区文化局副局长宋浩杰透露,从2000年开始寻找徐光启墓碑和墓志铭,但在2003年修复徐光启墓时,还没有找到。于是就给墓志铭留了空,同时请专家学者继续寻找。此后,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所李天纲教授通过比利时鲁汶大学的两位教授,在2006年底,从1920年出版的一本杂志上找到了墓志铭。经过确认,这就是1641年墓碑上的墓志铭。随后,又通过这个墓志铭上的拉丁文字,找到了366年前的那块墓碑。

《几何原本》是公元前300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是用公理方法建立演绎数学体系的最早典范,是至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世界数学名著,是现代科学的基础。400年前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前六卷的出版,是我国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译本首次确定了研究图形的这一学科中文名称为“几何”,以及几何学中最基本的一些术语,如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四边形等中文译名。这些译名一直流传到今天,且东渡日本等国,影响深远。

《几何原本》传入中国,首先应归功于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徐光启出生于当时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徐家汇),在数学、天文、历法、测量、农业和水利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贡献,有《几何原本》、《农政全书》和《崇祯历书》等著译,是我国系统学习西方科学、与西方科学家交流的第一人,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堪称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一位与会的德国学者对徐光启的贡献深表钦佩,他称,徐光启在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农业实践方面的研究比欧洲早将近200年。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徐光启,更广泛地弘扬科技先驱精神,会议还举办了“徐光启纪念电影短片比赛”,在全国大学范围内广泛征集徐光启纪念电影短片,并邀请同济大学电影电视媒体艺术学院的Spree教授等为参赛作品进行评奖。

为期6天的纪念活动期间,还将陆续举办徐光启著作展示、纪念徐光启电视电影作品展播、徐光启学术成就研讨、组织参观徐光启纪念馆、计算生物学前沿课题研讨等系列活动。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