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科学》发表特写文章:中国改革开放30年科学成就与挑战并存

来源:科学时报
摘要:10月3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的署名社论《中国与科学现代化》。温家宝在文章中指出,“从本质上讲,科学是最终意义上的革命。”同一期的《科学》还发表了《你说你需要一场革命》的新闻特写,历数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坦率地指出了中国现行科研体制中的一些......

点击显示 收起

        10月3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的署名社论《中国与科学现代化》。温家宝在文章中指出,“从本质上讲,科学是最终意义上的革命。”同一期的《科学》还发表了《你说你需要一场革命》的新闻特写,历数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坦率地指出了中国现行科研体制中的一些问题和各项改革措施。



        《科学》特写文章追述了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等各个时代中国的科技政策以及知识分子政策,就科学的春天、中科院院所改革、知识创新工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大科学工程等问题,采访了路甬祥、陈佳洱、周光召、何祚庥、饶毅、顾孝诚等多位中国知名科学家。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科学事业得以快速发展,但国家对科学支持的力量还不足。在最近发表于《环球日报》的一篇文章中,北京大学神经科学家饶毅和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指出:“我国科学尚未取得与大国相称的成就和国际地位。”他们和其他一些人认为,中国日益上升的科研经费正被浪费在设备和特别利益所驱动的大型项目上,这造成强大的错觉,却没有将中国带入国际研究的前沿。



        在肯定中国30年科技发展成就的同时,该报道指出,中国科技界目前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市场经济下科学研究的目的被扭曲,一些科研人员急功近利,对追求真理和增加人类知识缺乏真正的兴趣。



        饶毅在文章中说,令人担心和吃惊的是,中国的许多科学家缺乏好奇心,尽管不少科学家急于在学术会议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却很少在会议中进行非正式的新思想交流,或在会上仔细倾听同行的演讲,“真正的合作是少见的,科学方面的合作更多是由临时性和相对容易的目标所驱动”。



        文章也提到中国目前的绩效奖励制度使得一些人在发表论文时重量不重质,“基于生产率的薪酬体系以及中国研究人员的考评制度都强调数量甚于强调质量”。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周光召则担心现行的评价系统。他在文章中批评:“成功通常是由数量而不是质量来评价的。”他认为,绝大多数中国科学家满足于跟随他人已走出的路,不断地制造论文而不追求根本性的突破。



        文章同时指出,一些科研院所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现象。例如,“中科院部分最好的研究所采用了国际评议制度”。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何祚庥院士在文章中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改革其科研体制,但这些都是自上而下的努力,常常是有缺陷的。



        文章特别提到了网络在征集民意等方面正发挥着其他媒体所无法发挥的优势。比如,在成立不到两年的中国科学社区门户网科学网上,博主们选择了实名开博,这与中国的其他网站显著不同。



        文章说:“这些博主呼吁进行体制改革,遏制特殊利益集团对研究方向的影响,推动资助系统向着更透明、更公平的方向发展,将科学家们从行政官员无聊的评审中解救出来。从这些改革的呼声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一代人是在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正在竭力登上历史舞台,并且迫使科学界的领导人实现他们的愿望。”
作者: 2008-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