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美国炭疽狂人:近十年最邪恶的科学家

来源:信息时报
摘要:美国国家科学院今年2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炭疽粉末邮件袭击案的凶手不一定是美军生化武器专家布鲁斯·伊文思。这并未推翻FBI对伊文思凶手身份的盖棺定论,他依然是全球近10年来“最疯狂、最邪恶的科学家”。2001年10月,“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约一个月后,美国国会和一些新闻机构接连收到装有炭疽粉末的信件......

点击显示 收起

   美国国家科学院今年2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炭疽粉末邮件袭击案的凶手不一定是美军生化武器专家布鲁斯·伊文思。这并未推翻FBI对伊文思凶手身份的盖棺定论,他依然是全球近10年来“最疯狂、最邪恶的科学家”。



  



  2001年10月,“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约一个月后,美国国会和一些新闻机构接连收到装有炭疽粉末的信件,造成5人死亡、17人受伤。FBI在2008年得出的调查结论认为,美国传染病学陆军医学研究所的生物武器专家布鲁斯·伊文思独自寄出了这些炭疽邮件。2008年7月29日,在检察官准备以谋杀罪名起诉他前夕,伊文思突然自杀身亡,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伊文思的律师和支持者坚称他是无辜的。由于国会及社会各界对FBI的结论表示质疑,美国国家科学院受委托从科学角度对此案事实进行评估。



  今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的调查结论显示:“仅基于目前的科学证据不可能得出有关邮件中炭疽杆菌来源的确定结论”,尽管伊文思实验室一个瓶子中的炭疽杆菌与邮件中炭疽杆菌具有基因相似性,但并非后者的“直接来源”。美国利海大学校长、报告作者之一的艾丽斯·加斯特表示,上述两处的炭疽杆菌拥有“足够的物理和化学区别”,表明二者来自不同菌株。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评估并未对伊文思的罪行或清白作出判断,而炭疽邮件一案也早于2010年2月由联邦调查局(FBI)和司法部正式结案。但显然,这个评估表明,科学的调查结论并未将伊文思视为FBI和司法部所宣称的铁定的罪犯。作为对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这份报告的回应,FBI于2月15日上午发表了一项声明,指出尽管科学分析是调查结果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它并非FBI得出凶手结论的唯一手段。



  伊文思的凶手身份依然成谜,但美国记者戴维·威廉在上个月底推出的新书《幻影男子》中披露,伊文思从小成长于不健康的家庭环境,成年后长期遭受精神疾病困扰,他表面上是一名科研成绩斐然的科学精英,实际上长期暗中骚扰拒绝他求爱的女性。早在2008年,英国媒体就把他评为近10年里“最疯狂、最邪恶的科学家”,显然,他如今还没有摘掉这顶帽子。



  



  伊文思是母亲不想要的“意外”,小时候经常遭受母亲的漠视和暴力对待。伊文思是典型的天才怪童,聪明过人却又喜欢用奇怪的行为引起旁人关注。



  



  伊文思生于俄亥俄州的勒邦农,这是一个距离辛辛那提市东北方向30英里的小镇。他的父亲蓝道尔·伊文思是一名医药师,慷慨、健谈,爱好和平,在当地开药店营生;母亲玛丽看似平和实际上脾气暴躁。1945年底,育有2子的伊文思夫妇已经不打算再要孩子了,但1946年4月22日,小伊文思还是来到了人间,对于他的父母来说,这实在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意外”。玛丽曾经向弟媳抱怨,怀上第三个孩子破坏了她的人生计划,甚至一度考虑堕胎。



  伊文思的二哥C·W·伊文思说:“母亲不高兴起来就会对我们拳脚相向。”连丈夫蓝道尔也时不时带伤回到药店上班。一名前任药店员工当·霍克透露蓝道尔非常惧内,“他曾经乌黑着眼睛上班,告诉我们这是被老婆用扫帚打的,还开玩笑说自己躲过了第一次袭击。”玛丽的“暴行”还包括用煎锅打头、用叉子戳手……“意外之子”伊文思则经常受到母亲的冷漠对待。



  伊文思从小就显现出科学研究的天赋,但也时常以出格之举吸引旁人的注意力,是朋友们眼中的怪人。14岁时,伊文思的同班同学拉娜·尼蕾被他拉到家里的地下室,“欣赏”他刚刚混合好的弹药粉末。为伊文思家送报纸的鲍勃·伊顿斯表示:“他似乎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不得不用怪诞的行为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他给人以不正常的感觉。”



  博士毕业后,伊文思成为一名前途光明的科研人员。然而,在精英的表皮下,伊文思对求爱被拒耿耿于怀,恶作剧之余甚至暗起杀机。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学业上一帆风顺的伊文思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北卡罗来纳大学一名前途光明的科研人员。1975年,该大学的微生物学家佩雷西娅·怀瑞克聘请伊文思作为研究员,实验室位于辛辛那提市的教堂山。1978年底,32岁的伊文思和妻子戴安搬到附近的马里兰市郊区,过着看似优渥安逸的生活。没人知道,他爱上了一名已婚的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生南茜·海格伍德,却遭到后者无情拒绝。



  研究微生物学的海格伍德与伊文思在工作上时有接触,她对伊文思的评价是“友善得有点粘人,喜欢引起关注的怪人”。1979年春天,海格伍德的科研事业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她锁在实验大楼的笔记本不翼而飞,里面保存着实验数据、博士生论文和其他科研资料等重要内容。数天后,海格伍德收到一张匿名纸条,称她的笔记本能在教堂山的某条街上的邮箱里找到。最后是警察找到失物,并物归原主。多年后,伊文思才向FBI承认,这个恶作剧的始作俑者就是他。



  多年后,被军方招募到美国国防部下属大学做科研的伊文思才向精神病专家奈奥米·海勒袒露心声,称海格伍德对他的态度与母亲童年时的嘲讽和漠视非常相似,他甚至承认曾经计划过杀死海格伍德。



  



  美军没有对伊文思进行精神状态评估,贸然授予他接触炭疽这种全世界最危险的微生物的权力。多年来,伊文思未曾间断地寻求精神病专家的治疗,军方对此却熟视无睹。



  



  1980年12月,34岁的伊文思以平民的身份被美国传染病学陆军医学研究所聘用为微生物学科研人员。美国当时怀疑前苏联科学家正在制造生化武器,伊文思的任务就是培育和净化炭疽病毒,并测试军方的防毒面具是否可以保护美国的个人和公众安全。



  然而,军方对伊文思的背景了解非常有限,也没有对他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就贸然授予他接触全世界最危险的微生物——炭疽的权力。伊文思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领导科研小组发明出一种炭疽病毒的抗生素,它比比普通抗生素的效果更优越。可以想象,这种抗生素一旦投产,伊文思就可以名留青史。然而,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军方重视,这埋下了他信中怨恨的种子。



  就在伊文思为军方效力后不久,他还不忘驱车3小时跑到“卡帕卡帕伽玛”姐妹会位于西弗吉尼亚大学的分会进行恶作剧。他从一楼窗户溜进该姐妹会的女子公寓,破解了保险箱密码,偷出姐妹会的重要资料。显然,伊文思还没有遗忘曾经爱慕过的微生物学家海格伍德,她是北卡罗来纳大学姐妹会“卡帕卡帕伽玛”的领袖。1989年5月9日,伊文思还以海格伍德之名投书当地报社,为姐妹会捉弄新生的传统进行辩护。更为恶劣的是,他把刊登这封信的报纸寄给刚刚在兄弟会捉弄新生仪式中意外丧生的学生之母,挑起海格伍德与这位母亲的矛盾。



  从表面看,伊文思过着非常和谐的生活:他是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已婚并育有两子,在和谐的小区里住着大房子。但多年来,他未曾间断地寻求精神病专家、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并服用医生开具的抗抑郁药物。一名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为伊文思看过病的医生戴维·埃尔文表示,伊文思是他看过最严重的病患之一。



  伊文思曾经在写给多名实验室同事的邮件中坦露自己精神状态不佳,不得不经常控制自己的一时冲动和古怪行为。2000年7月18日,他告诉一名精神咨询师,自己最近在计划毒害前任助手玛拉·林斯考特。除了搜集氰化剂,他还向人透露自己曾用硝酸铵制造炸弹,自称“复仇的死亡天使”。然而,军方官员却对伊文思不稳定的精神状态熟视无睹。



  



  FBI一开始把抓捕对象锁定为美军病毒学家史蒂文·海特菲尔,浪费了5年时间无果而终。调查人员这才想起伊文思。2008年7月29日,伊文思在被捕前吞下大量止痛药自杀身亡。



  



  2001年9月~10月,美国各地遭到沾有炭疽粉末的信件袭击,FBI一开始把首要嫌犯锁定美军病毒学家史蒂文·海特菲尔,花了近5年时间追捕他。他2001年多次要求获得炭疽菌株的抗生素,时任FBI掌门人罗伯特·穆勒据此把调查矛头对准海特菲尔。然而,直到2006年,FBI仍然找不到确凿证据证实海特菲尔是炭疽信件的寄送人。



  2006年圣诞节前夕,两名FBI探员来到总部向穆勒汇报调查进展,提出一个他们一直无法排除嫌疑可疑人物——军方微生物学家布鲁斯·伊文思,他培养的炭疽正是信件上的粉末。除了可以随意接触这种炭疽菌外,调查人员还发现伊文思经常整夜待在美国传染病学陆军医学研究所的实验室,日期还与威胁信件的邮寄日期吻合。



  2008年7月9日,伊文思像以往一样参加一个心理咨询交流会。他显得非常焦虑不安,因为律师刚刚告诉他,不久之后他就会被FBI以谋杀罪告上法庭。轮到62岁的伊文思发言时,他愤恨地表示对调查人员和司法体制的不满,还口出狂言:“我不会杀了5个人就倒下,我要把他们全部干掉。”翌日,警察带走了实验室里的伊文思,他昏迷不醒地在精神病医院住了两个星期。血液测试表明,他服用了过量止痛药。弥留之际,加护病房护士梅根·施纳伯瑞问他:“你是否故意自杀?”她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两天之后,伊文思不治身亡。



  2008年8月6日,伊文思死后8天,美国联邦调查人员发表调查结论,称美国传染病学陆军医学研究所的生物武器专家布鲁斯·伊文思独自寄出了多封炭疽邮件。两天后,法庭公诉人签署了一分信件给史蒂文·海特菲尔的律师,免除对其当事人的所有指控。美国政府最终向海特菲尔支付了582万美元的赔偿金。
作者: 2011-6-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