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科学家与资本家:水火难相容?

来源:科学时报
摘要:观察家们近乎本能地将两个故事联系起来:又一个资本家赶走科学家的故事。2009年4月23日,科技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重庆康卫生物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邹全明团队率先在世界上研制成功“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认为这一成就再次表明我国疫苗研究已跃居国际先进水平。科学家与投资者都发生了分歧甚至......

点击显示 收起

“今又生”官司迷局未了之际,世界首个幽门螺杆菌疫苗上市之途风波又起(见本报2011年7月11日B2版《幽门螺杆菌疫苗上市之路再增变数》)。观察家们近乎本能地将两个故事联系起来:又一个资本家赶走科学家的故事。

2003年,彭朝晖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基因治疗药物“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商品名:今又生),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恶性肿瘤。美国《商业周刊》将彭誉为“中国基因治疗之父”。美国《时代周刊》则认为,这一成就“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将确定中国作为科学超级大国的地位”。

不过此后,彭朝晖的命运急转直下。为了做“今又生”的产业化,彭朝晖所创办的深圳赛百诺引入投资者。投资者入驻赛百诺之后迅速成为控股股东,随后双方摩擦不断,最后以彭朝晖离局、双方对簿公堂收场,至今官司未了。

无独有偶。2009年4月23日,科技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重庆康卫生物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邹全明团队率先在世界上研制成功“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认为这一成就再次表明我国疫苗研究已跃居国际先进水平。随后,彭朝晖的故事在邹全明身上重演。为做产业化,重庆康卫引进投资者,投资者入驻之后迅速成为控股股东,2011年6月29日,邹全明团队“被离开”。

尽管细节不同,但两个故事存在惊人的相似情节和元素:“今又生”与“幽门螺杆菌疫苗”均为我国率先在世界上研制成功的药物,对中国新药创制具有非凡的意义;为了做产业化都引进投资者,而引进的投资者均为“夫妻店”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科学家与投资者都发生了分歧甚至冲突;科学家最终“被离开”;新药物均还未成为预期中的“重磅炸弹”药物。

科学家与投资者对这两个故事进行截然不同的解读。来自科学家方面的观点认为:

把我们赶走也可以,但是你必须把产业化做好;实际上你是不可能做好的,我们为这个药物整整研究了一二十年,新的团队不大可能超过我们;我们不仅仅是考虑产品上市,还要考虑和国际同行的竞争,争取做到最好;产品需要不断的升级,我们的存在,升级换代的效率、成功率更高;如果抛弃了我们,你单打独斗去做产业化,失败了是咎由自取,可是谁对我们的损失负责?我们一辈子的青春都耗在这个药上,好不容易出了一个世界第一,却被折腾掉,国家的损失谁来负责?国家医药竞争力怎么上去?投资者不懂科学,也缺乏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后悔引进投资者时没对其作详细的了解。

来自投资者方面共同的观点认为:这个项目是我投入几亿元换来的,这几亿元是我的身家性命,我当然要牢牢控制这个项目;我为什么就不能做好?你当初也是从什么都不会开始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开始,更何况你的技术我拿到手了;研发和产业化不一样,你们还是去做你们的研发,我们来做产业化。

事实上,类似的案例并不鲜见,这两个故事尤其可以作为案例来分析。它对当下中国新药创新环境提出了严肃、不容敷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尤其需要尽快回答。荒诞的是,当把这两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之后,我们会感到惊讶:我们并不知道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唯一的解释是它提出的问题过于宏大,换句话说,存在的问题太多。

例如我们该如何去回答这些宏大的问题:一个有利于中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环境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怎样去保障这种创新?相关的创新制度、体制机制、商业伦理、现代企业制度(理念)应该如何去设计与实践?

我们注意到,这些问题已为高层关注。7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强调: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科技要更好发展,更好地承担起支撑和引领中国发展的使命,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作者: 2011-7-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