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哈尔滨医科大学

附属一院实现跨省角膜移植成功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
摘要:哈尔滨一花季少女、一农民成功接受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内蒙古退伍军人、眼角膜捐献者张占柱的遗愿完美实现从供体中取出角膜2009年3月15日20时11分,从海拉尔开来的4192次列车缓缓驶进哈尔滨火车站。一个小时之后,两名在黑暗中苦苦等待的眼疾患者,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术,即将重新见到这个世界的光亮。这名军人捐献眼角......

点击显示 收起

     哈尔滨  一花季少女、一农民成功接受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

 内蒙古  退伍军人、眼角膜捐献者张占柱的遗愿完美实现

 

 

从供体中取出角膜

 

    2009年3月15日20时11分,从海拉尔开来的4192次列车缓缓驶进哈尔滨火车站。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的张焕祥双手紧紧抱着一件特殊的“行李”,匆匆跳下火车,把它交给早已等候在这里的省眼库工作人员的手中。这件“行李”是一个专用的冰壶,里面装着的,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一位普通退伍军人的“双眼”。经过11个小时、近千公里的行程,它在主人辞世后的第22个小时来到哈尔滨;一个小时之后,两名在黑暗中苦苦等待的眼疾患者,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术,即将重新见到这个世界的光亮。这名军人捐献眼角膜的遗愿完美实现,一个平凡人的故事就此展开……  

 

    身患肺癌首先想到捐角膜   

 

    14日22时45分,张占柱离开了人世。这名42岁的退伍军人一生没干过轰轰烈烈的事,却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毅然地留下了自己的“双眼”造福他人。昨天下午,当记者拨通张占柱的妻子孙玉华的电话时,她哭了:“亲眼看着丈夫的眼球被取走,很心痛。”在孙玉华眼中,丈夫是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退伍后他在呼伦贝尔市开了八年出租车,为人仗义,是个热心肠。两年前的一次看到电视上关于眼疾失明的节目后,他就总跟妻子念叨:就因为那么小小的一片膜,让那么多人就看不见光了,多可惜。去年5月,张占柱被确诊为肺癌,最初的一段时间,家人都瞒着他给他治病。可到了今年春节前,他的病情逐渐恶化,再也瞒不住了。可谁也没有想到,张占柱知道自己的病后,最先想到了要捐角膜。他三番五次催促妻子去打听捐献的事,可孙玉华就是想不通。“人死了什么也留不下,我要是捐了角膜,最少能救两个人啊!你把我的眼睛留在世上吧,好好地看着儿子长大。”张占柱的话说服了孙玉华,也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丈夫。于是,她找到当地的红十字会,咨询如何进行眼角膜捐献。   

 

    最想让孩子重回课堂  

 

    由于当地没有设眼库,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便帮助孙玉华与黑龙江省眼库取得了联系。一个月前,张占柱通过传真和信件的方式,正式与省眼库签订了眼球捐献协议书,这也是我省眼库签订的第一份外省志愿者捐献协议书。就在14日夜里,张占柱刚刚辞世,悲痛的孙玉华便马上给红十字会打去电话,“一定要完成丈夫的遗愿”。半小时后,当地红十字会和眼科中心的工作人员便赶到医院,取出了他的眼球,保存在专用的冰壶中。昨天9时,这两名工作人员搭乘最早的一班火车,急驰千里,从海拉尔赶到哈尔滨。孙玉华一再告诉记者,“他说了,最想把眼角膜捐给孩子,让他们能回到课堂上念书。”与此同时,在省眼库工作人员紧张的筛选中,竟然真的找到了一名14岁的女中学生。

 

 

一院眼科刘平院长接过装有角膜的冰壶

 

    女生和农民成幸运儿 

 

    这名幸运的女孩名叫双双(化名),是我市一名初二学生。因患角膜白斑,她的左眼几乎看不到东西。据双双父亲讲,在女儿仅有两个多月大时,妈妈突然发现她的眼睛开始发蓝,到医院检查说是患上了角膜白斑。这14年里,双双看过了很多医院,医生说只有角膜移植才能帮助她恢复视力。昨天下午,在得知有合适的角膜可以进行移植后,一家人从未有过如此激动。双双父亲说,现在还不知道这位好心人是谁,等孩子恢复好了,一定要带着她去这位好心人的墓前,谢谢他。同样幸运的还有一名普通的农民,家住呼兰区莲花镇的55岁的赵国军。他因患病毒性角膜炎,右眼仅有微弱的视力,只有通过角膜移植术才能治好。  

 

    期待更多的“张占柱”及家属们的支持

 

 

    附属一院眼科医院院长刘平教授,在眼库工作了整整十年,这次是他第一次接到跨省志愿者成功捐献眼角膜。昨晚在火车站作为省眼库主任,刘平教授亲手接过了装有珍贵眼球的冰壶,没有片刻停留,随即赶回附属一院,为双双和赵国军进行手术。90分钟后,两例手术宣告成功。如果恢复正常,双双和赵国军很快会重见光明。而双双父母当场申请,要成为角膜捐献志愿者。刘平教授说,在眼库工作,每一天都在与“感动”面对面。每一位眼角膜捐献志愿者都想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更多的人。在接到张占柱的捐献后,刘平最想说的是,像张占柱这样的志愿者,每一位都让人尊重,但他们的家属更值得敬佩。在这之前,有过许多志愿者逝后因家属不同意,使得捐献“流产”。其实在每一例成功捐献的背后,都有着志愿者家属们的无声支持。“作为一名眼库工作者,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张占柱’,这样,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眼病患者才会有更多的希望……”   

 

 

 刘平院长等人正在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眼球仅能保存24小时 

 

    据眼库工作人员讲,现在这个季节,人体取出的眼球保存时间仅有24个小时。医生需要提前准备一个磨口瓶,底上垫上一块纱布,用眼药水将纱布浸湿,形成一个湿房,然后将取出的眼球放在纱布上,并向眼球上滴眼药水以延长保存时间。最后,将这个磨口瓶放入一个专用的冰壶中,这一切,都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

 

 

接受角膜移植患者重获光明

 

    17日,哈尔滨市两个接受眼角膜移植的一老一少患者,今天终于重见光明,随着55岁农民赵国军的一声“太敞亮了”,哈医大一院附属眼科医院角膜移植手术宣告成功。

 

 

刘平院长为术后患者进行揭纱

 

    17日上午,一院附属眼科医院院长刘平教授在助手的协助下亲自为这两名患者拆线。缠在双眼的绷带被缓缓拆开,心情急切的,渐渐辨请了原本模糊的视线,刘教授为她做了简单的测试,两个手指,五个手指,双双终于能看清楚了。喜极而泣的双双父母,高兴地拍着手,哽咽难言,拆开纱布仅仅用了一分钟,而这一段心路却让他们足足走了14年。刘平教授介绍说,由于这个女孩是先天性的眼部疾病,手术中已经彻底为她解决了白内障问题,而角膜的移植更多是辅助她原本健康的一只眼睛工作,并且开阔她的视野,她的视力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通常排斥反应在两三个月内发生,如果顺利度过这段时期不发生排斥,她的视力提高还是大有希望的。

    相对来讲,55岁的赵国军就幸运一些了,拆开绷带后,他马上看到了眼前的医生,还不停地辨识着周围人衣服的颜色,经检查确认他的视力已达到0.2。医生指出,他还要定期局部用药、复查,只要不发生排斥反应,视力还会提高。之后他还将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视力训练,以尽快恢复。

                                       

 

 

 (撰稿:施旸  摄影:赵洪军 编审:孙宝元)

作者: 2009-3-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