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长生不老的幻想
帝王把长寿之道寄托给神明,他们向天祈福,求神明保佑他们长寿。他们每年固定时间举行祭祀活动,想通过这样的举动让神明白他们的虔诚。可是,事实让他们失望了。(引言)
文/于洪波
有史以来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种职业,
除了虚无缥缈的神仙,可能就是
唯我独尊的皇帝了。从轩辕黄帝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前后约5000年,中国共出了300多位帝王。
秦始皇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以后,开始使用“皇帝”这个名称,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皇帝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权力的巅峰和人生事业的顶峰,当然也包括享乐的巅峰和享受的极致。
做皇帝有如此的荣耀,难怪各朝各代的皇帝都千方百计的延续自己的生命,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务求把享受皇帝特权的时间和质量提高。
在夏代之前,帝王的特权也不过是在祭祀之后可以多喝几碗酒,多吃几块肉罢了。同时人们也找不到能够有效延长自己寿命的办法。帝王们都把自己的生老病死归于不可抗力,即所谓的生死由命。那时候帝王对天的祈祷,多数内容是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很少有向天祈命的。
夏以后,帝王开始对自己的特权有所认识。帝王不仅有物质的支配权,而且有对别人的生杀大权。这绝对的权力让所有的帝王都深深着迷。为了更久的享受支配权力的快感,帝王开始谋求长生之道。
最初,帝王把长寿之道寄托给神明,他们向天祈福,求神明保佑他们长寿。他们每年固定时间举行祭祀活动,想通过这样的举动让神明白他们的虔诚。可是,事实让他们失望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通过多种不同的手段寻找着长生不死的方法。方士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不死药的传说就来自于秦代。可惜没有等到结果,秦始皇就在一次出游中病逝,让长生不死的梦想成为了千古笑柄。
汉王朝的统治者继承了秦始皇不死的梦想。整个汉王朝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炼丹术发展的一部历史。汉代初期崇尚黄老之说,讲究天人合一,故而巫风特别盛行。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可以算得上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可是在敬鬼神、求长生方面,他比起秦始皇来也毫不逊色,甚至有所过之。从16岁继位起,就开始修筑自己的陵墓——茂陵,一直修筑到死,整整50多年。这期间他不断把各种金银珠宝送入墓穴中,给自己做陪葬;另一方面,为了使这种穷奢极欲的生活能保持永久,武帝和秦始皇一样也相信鬼神,相信仙药。他遍求方士,大炼丹药,祈求长生不老。
在帝王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是对永生不死的执著追求,另一方面是物质丰富后的酗酒纵欲、骄奢淫逸。汉成帝就是因宠幸赵飞燕和她的妹妹赵合德,荒淫过度而死。
秦汉之后的晋代,是中国炼丹术空前繁盛的时代。炼丹术给帝王带来了长生的希望,也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后顾。史有明文,东晋哀帝司马丕就是因为服食丹药中毒而死的。
时至隋唐,帝王们不仅把追求长生作为惟一的目标,相对虚无缥缈的永生不死来讲,健康的养生之道更加实际。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医药文化绚丽纷呈,医药学思维活跃,内外交流频繁,出现空前昌盛的局面。医药学术和疾病防治的研究,趋向深入细致,对每一类疾病和每一症候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在更深的层次中提高了认识,治疗的针对性更强,也更为有效。著名的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博采众长,在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就有精神调摄、饮食调养、导引按摩、服食补益等各种养生方法的详细而精辟的论述。隋唐帝王多热衷于养生术,尤以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为突出。当时的著名医学家如潘师正、孙思邈、司马承帧、张杲等,均曾应召入宫,宣讲养生之道。但是,隋唐的帝王迷恋炼丹术的也大有人在,包括唐太宗李世民在内的多位帝王,都因服用丹药而中毒致死。
宋代以后,由于真宗、徽宗等皇帝狂热崇道,在众多道教流派和五花八门的道教学说中,内丹派理论影响最大,并相继出现了陈抟、丘处机、王 等著名道教养生家。
宋代,儒家一反汉唐专治经学的传统,转而引释、道入儒,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学。静坐则被视为实现这种原则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尽管“去人欲、存天理”的理学原则本身是与人们的养生目的相悖的,但静坐方式却包含了积极的养生意义。
心理健康作为一种与生理健康相联系的健康问题,第一次出现在养生保健的领域中。宋代帝王的健康,已经不仅局限于追求长寿,更上升到了一门专属的学科。医疗病例都有专门的人士负责,帝王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都有专门的人去分析。可以说在宋代真正的饮食保健和健康维护系统已经建立出来了——当然,这个系统还是极少数人所能享受到的奢侈品。
明清代,是医学发展迅速的一个时代。明代的明光宗朱常洛是因误服药物致死,造成轰动明朝的三大案件之一——“红丸案”。到了清朝,现代医学的理论逐渐开始发展成熟,医药理论越来越完备。宫廷的御医们注意到,人类很多的疾病都来源于日常饮食,有病治病不如通过食疗,把疾病消灭在未成之时。明代的医学专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许多药膳方,仅药粥、药酒就各有数十则。袁枚的《随园食单》介绍了多种药膳的烹调原理和方法……
明清代的帝王们,大多注重养生,不仅是在饮食范围内,更加注重自身的文化修养,陶冶自身的情操,放怀于天地之间。清代的乾隆皇帝终年89岁,是历史上少有的长寿皇帝。他的养生之道就是注意饮食,陶冶性情。
纵观历史,开明的皇帝多死于忧劳成疾,昏庸的皇帝多死于骄奢淫逸。也许“皇帝”这个词儿,本身就是健康的最大敌人!
中华有神功
中华武术之所以能繁衍至今且日益发展,是由于其具有健身防身的双重作用。武术在平时能满足民众强健体魄、陶冶性情的需要,遇到压迫或强暴则成为御强抗暴、抵抗外侮的手段。 (引言)
文/王景轩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一曲《中国功夫》在全国广为传唱之时,中华武术风也越吹越烈。
中国人尚武,自古就有“闻鸡起舞”的典故。人们难忘影片《射雕英雄传》中豪侠们凭借高深莫测的“九阴神功”、“降龙十八掌”等绝世武功闯荡江湖,一方面防身自卫,另一方面续命疗伤,在“华山论剑”之后,按武学高低,论资排辈……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传说炎黄时代,东方有个以野牛为族徽的蚩尤部落,崇尚武技,勇猛善斗,特别善于徒搏角抵(摔跌)。他们头戴牛角或剑戟样的装束,当与人交斗时,除用拳打、脚踢外,最善抓扭对方,用头顶触对方,使之不敢接近。后人称其为“蚩尤戏”。蚩尤的角抵是一种徒手搏斗,包含踢、打、摔、抵、拿等多种方法,既可用于战场,又可用于平时演练,对后世对抗性项目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到了汉代,拳术除了“防身杀敌”、“以立攻守之胜”的实用之术外,还出现了观赏性和健身性的象形舞,如“沐猴舞”、“狗斗舞”、“醉舞”,还有“六禽戏”、“五禽戏”等。这些均可视为早期的象形拳术。
宋朝时,武术做为表演内容,统称“百戏”。表演的武艺有角抵、使拳、踢腿、使棒、弄棍、舞刀枪、舞剑以及打弹、射弩等,对练的叫“打套子”,有“枪对牌”、“剑刀牌”等。此时,相关武学论著中开始出现“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的提法。
作为武术的发源地,中国武术早已风靡了欧美及其他地区。美国成立了“全美中国武术协会”,芝加哥、纽约、旧金山等城市还成立了“少林功夫学校”。在国际上,武术热正方兴未艾。“功夫”、“少林”、“太极”、“武术”的汉语拼音——“GongFu”、“ShaoLin”、“TaiJi”、“WuShu”已成为英语中的常用词。据悉,今年10月15日至19日,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The Second World Traditional Wushu Chanmunships)将在中国的河南省郑州市举办。
目前,经常参加健身的市民,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同时拥有充裕休闲时间、重视自身健康或外貌身形的白领和中产人士。男士主要以强身健体、锻炼肌肉为目的,一般会选择器械健身或武术健身。
武术健身中太极拳向来是习武者的首选。
习练太极拳好处颇多,首先就是强身健体,练拳后气血通畅,百病难侵。很多习练者都是冲着其显著的健身效果而加入了这一行列。因练太极拳而使旧疾、顽疾不治而愈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其健身的显著效果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练拳的行列中来。
其次,太极拳又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其阴阳相济,符合自然之理。你练一年或十年或十几年,不同阶段,不同的年限积累,对其的感受会不断更新。
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经前辈们的千锤百炼,形成了目前的陈、杨、吴、孙、武五大流派。
五十年代以来,太极拳运动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普及。国家体育部门根据传统流派结合创新编制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得到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首肯和欢迎。对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以及把中华武术推向世界起到了积极地普及和推动作用。
经常进行太极拳锻炼者,能达到修心养性、激发自身的潜在能力,增强抵抗力,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太极拳运动锻炼内容丰富,运动量可大可小,动作可快可慢,无论男女老幼、体强体弱者均宜练习。经过深入锻炼可收到武术技艺普遍提高和精神充沛的健身效果。因此太极拳运动深受国内外爱好者的喜爱,并得到不断地发展。
中华武术之所以能繁衍至今且日益发展,是由于其具有健身防身的双重作用。武术在平时能满足民众强健体魄、陶冶性情的需要,遇到压迫或强暴则成为御强抗暴,抵抗外侮的手段。
饥饿使生命没有尊严
数千年的历史就是劳动人民的饥饿史、苦难史,人被大批饿死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引言)
文/王舒
连年久旱,……人相食,……饥民死者十(之)七八”史书上的记载,说出了饥饿蚕食了良知,饥饿剥夺了生命尊严的历史真相。
饥饿的原因有很多,或是天灾或是人祸。
战争满足了王侯将相的霸权愿望,却直接给平民百姓造成了巨大伤痛。除了亲人的离去,还有咕咕直叫的肚子。战争带来的饥荒不是时间所能解决的。农田荒废,战争破坏,颗粒无收。据史料记载,春秋时共发生战争448次,战国时222次,造成饥荒死亡人口累计达数千万人。
《唐书·五行志》载“永淳元年冬大疫,两京死者相枕于路”。这些悲惨的场面随处可见,疾病在人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降临了。还有不能人为控制的水灾、旱灾也为这些孤苦伶仃的生灵雪上加霜。史册记载,清嘉庆年间因大旱、水灾等共死亡900万人,道光时死亡1500万人 ,光绪时死亡1000万人。民国17年-19年因灾死亡1000万人,民国24年死亡300万人。
历史上一次次的农民起义,大多都是因为被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 “天下苦秦久矣”,陈胜、吴广挺身而出,饥饿激发了最本质的勇气。
1876-1878年,干旱造访华夏大地。没有人储备粮食,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根本没有粮食可以留存。干草、昆虫、树叶,一切能吃的资源都被开发了。可悲的是,一些没有被饥饿打败幸存下来的人,时时遭受着霍乱和鼠疫的威胁。
20世纪初期,美国记者斯诺的书中记载着旧中国饥饿所带来的不堪入目的情景:“你有没有见到过一个人有一个多月没有吃饭了?儿童甚至更加可怜,他们的小骷髅弯曲变形,关节突出,骨瘦如柴,鼓鼓的肚皮下塞满了树皮锯末,像生了肿瘤”。“饥民的尸体经常在埋葬之前就消失了。在有些村庄,人肉公开售卖”,“在赤日炎炎下,久旱无雨的黄土高原一片死寂,没有绿色,树木光秃秃的,树叶被摘光了,树皮也被剥净了。路边横着骷髅的死尸,没有肌肉,骨头脆如蛋壳,稍有一点肉的立即被吞噬掉了。饱受着饥饿缺衣无食的少女,半裸着身子被装上运牲口的货车运往上海的妓院……”劳动人民历来都是粮食短缺的承受者。人被大批饿死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数千年的历史就是劳动人民的饥饿史、苦难史。
贫困和饥饿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在整个民国长达38年的时间里(1911—1949年),中国人口仅仅增加了1亿人,即由4.4亿增至5.4亿。其增长速度比清朝政府时期还大大降低。年均死亡率高达29‰左右。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有人估计整个民国时期中国人口非正常死亡超过2亿人!”
如今,鲁西一带的老一辈们仍然对1941—1943年的“堂邑大灾荒”记忆深刻。当时聊城地区以堂邑为中心的四个县连续三年大旱,加以蝗虫肆虐,庄稼基本绝收。青壮年、能行动的大都离家往黄河南逃难,而老人、儿童、病弱的人被大量饿死,形成方圆百里的无人区,大量尸骨无人收拾,共饿死人数约10万左右。
用脚步书写历史
文/宋文华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
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
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王羲之喜欢游历,只是他仅说了游后的心情,没看到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其实心情开阔了,健康自然就是探囊取物,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爽朗的晴空使人开阔,宽广的大地游目骋怀。可好多人都做不到,原因很简单,能有经济实力游历的人肯定是家资殷实或在朝做官,虽眼见着青山秀水,脑中想的却是社稷江山。这种人达到不借旅游养生的目的,游山玩水就纯粹一点,不然良辰美景奈何天啊。
王羲之只能算个爱游之人,他最后还得回归闹市。陶渊明就不一样了,游着游着就决定直接过田园生活了:搭个小草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构思出一个桃花源,让后来的好多隐士魂迁梦绕一辈子。陶渊明的绿色养生在后期进行得有点狼狈,他不擅长耕种,连果腹都困难。最后过得非常潦倒,成天想着怎么添饱肚子,还谈什么健康!可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绝对是真理。
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在浙江省永嘉当太守的时候,拿着朝廷的俸禄,游遍浙南名山大川。他是个登山爱好者,登山对身心健康都有百利无一害。为了登山方便,谢公还发明了一种专业登山鞋,“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上山穿的鞋前掌薄,后跟高;下山穿的鞋前掌厚,后跟低。穿上这种鞋爬山稳当,下坡省力,在当时大受登山爱好者的欢迎。谢公之游明显比陶公潇洒得多,但谢灵运的游记和山水诗隐藏不住他对政治失意的愤懑。古人投身山水大多是被动避世的,养生健康只是个衍生品。
郦道元是古代著名旅游发烧友里另类的一位。大多数游历者都是对山情有独钟,郦学者偏偏爱水,他游历山川河流,写了部《水经注》。只要是关于水的故事都无所不包,喝什么水有利于身体健康,哪的水清爽甘甜,谁也没他有发言权。如果他再晚生几百年,肯定是个杰出的矿泉水专家。
徐霞客和郦道元虽然不是一个朝代,可志趣爱好殊途同归,一个爱山,一个爱水,都是伟大的地理考察专家。徐霞客做出的牺牲更是巨大, 22岁就放弃优越生活,考察旅行。那时候的旅行绝对是徒步,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徐霞客攀登雁荡山的时候,搭个梯子爬悬崖,砍树枝插石缝往上登,遇到低矮的地方,就匍匐前进,遇到个地下湖,找个木盆划过去。
公元十三世纪初,元的版图随着成吉思汗的马蹄迅速激增,游历在这个时代被浸染了更多的雄性荷尔蒙。这一次远游的另一个收获就是——成吉思汗基因在欧美大陆的繁衍。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文质彬彬的会计学教授被证明拥有纯正的成吉思汗血统,成为美洲“成吉思汗后代第一人”。这恐怕是成吉思汗当初未曾想到的,假若晓得会有如此收获,想必他弯弓射雕的英姿会更加雄壮。
游历之风最为猛烈的时期非晚明莫属,当时成了上流社会的时尚。游历大家袁中道亲近自然却一点儿都没有赶时髦的意思,完全是为了疗身延寿。因为袁氏三兄弟身体都不太好,“年年看本草,岁岁见医生”。后来,袁中道发现游历是条很好的养生途径,就经常跑到山水中常住,还写了一本著名的笔记体游记《游居柿录》,记载了十年间的游历,山水对袁中道疾病的疗效在文中也有很多描写。
到了清朝,闭关锁国的中国人基本上就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清朝灭亡以后,对于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而言,游历是一个太奢侈的词儿,似乎最需要的只是流浪和逃亡。
70年代,三毛的出现让游记再次回到人们的生活。她在十几年前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漂泊,为那个年代留下的就是悲伤的流浪,落寞的撒哈拉。
到了今天,交通发达了,生活条件好了,可旅游更不是件容易事: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了钱以后没时间。能远足一番的时候就只能赶黄金周了,那时候出去哪是旅游啊,就是在人的海洋里游泳。一年就旅游那么几趟,还得人挤人,还得被旅行社像放羊一样追着赶着,这么个旅游法,健康、养生就别提了,不脱层皮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