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记者 文胜 实习生 王军
6月18日,父亲节前夕,在济南市标山小区17号楼1单元102室里,23年不离不弃照顾脑瘫儿子的石继臣含泪在记事本上写下了厚重的3个字——— 父亲节。这一天对于53岁的石继臣来说注定是伤感的,因为他无法听到儿子说出一句祝福的话语。“我想听儿子在父亲节叫我一声爸爸。”老石说。
儿子患脑瘫,夫妻双下岗
1988年1月17日,石继臣的儿子石广振出生了,一家人都沉浸在喜得贵子的欢乐中。然而,不幸却悄悄降临。9个月后,石继臣发现儿子的行为举止有异常,且不能正常发声。他们赶紧到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儿子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儿子得病不久,原本是毛巾厂职工的石继臣和妻子又先后下岗,由于妻子一直身体不好,含辛茹苦照顾脑瘫儿子的重任从一开始就落到了石继臣的肩上。他开始带着脑瘫的儿子拾破烂养家。
全凭父亲的感应照顾儿子
石继臣告诉记者,他现在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脑瘫儿的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儿子不会吃饭,老石就把饭菜嚼碎后喂到他嘴里;儿子不会说话,老石全凭父亲的感应和细致入微的体贴不让他受半点委屈,每天夜里,只要儿子有一点动静,老石总是一骨碌起身关注。
采访中,石广振醒了。老石把他扶到轮椅上坐下。石广振的轮椅是特制的,因为他大小便不能自理,轮椅中间的活动板下面放着尿壶。“儿子不会说话,我想听他叫声‘爸’都难,23年了,我从来没听他叫我过‘爸爸’。”
老石说,前几年他和妻子不在家时,就把孩子放到一个俗称“铁婆婆”的铁架子里,但孩子还是经常会碰伤。回家看到儿子身上的伤,石继臣有时会抱起儿子哭。后来,老石下决心给儿子买了个轮椅,虽然轮椅是二手的,但也是老石一分分攒了好久才买来的。
街道帮他找了新工作
“多亏了街道居委会,他们常过来看看,为了照顾我,还给我安排了一个在家门口保洁的工作。”老石告诉记者,他现在在附近一家企业当保洁,由于是夜间工作,收入比以前高了一点,这样他白天更有时间照顾儿子了。如今儿子又有了低保,老石感到很欣慰。
“比起刚下岗时,现在好些了,我经常带儿子出去散步,给他做按摩。我想如果我能照顾好家庭,也算给社会减轻负担了吧,这也算是感谢党和政府的一种方式吧。”老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