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

科学家找到疟疾治疗“万能钥匙”

来源:科学时报
摘要:然而如今,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疟原虫所使用的那把“万能钥匙”——一个表面蛋白质,没有它,疟原虫将无法入侵红细胞。研究人员希望,这一发现能帮助他们设计出一种新的疟疾疫苗来。同时很难在实验室中对其进行研究,这是因为当科学家为了鉴别这些配体而对其进行化学处理时,它们很快便分解了。因此,Wrigh......

点击显示 收起

如果缺乏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由疟蚊携带的疟原虫将无法感染红细胞。图片来源:威康信托基金会桑格研究所



最危险的疟原虫(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多面手”。这种单细胞的窃贼怀揣着一堆蛋白质“钥匙”,能够撬开红细胞表面的各种受体“锁”,从而欺骗细胞让它们进去。如果用一种药物阻断其中的一个入口,疟原虫便又会换一把不同的钥匙。  



然而如今,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疟原虫所使用的那把“万能钥匙”——  一个表面蛋白质,没有它,疟原虫将无法入侵红细胞。研究人员希望,这一发现能帮助他们设计出一种新的疟疾疫苗来。



在日前于英国伦敦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剑桥市威康信托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Gavin  Wright形容说,这种疫苗是“一根难啃的骨头”。恶性疟原虫不但拥有很多“钥匙”,即人们所说的配体,并且找出哪一个配体与细胞表面几百个受体中的哪一个发生最关键的反应也是一项挑战。同时很难在实验室中对其进行研究,这是因为当科学家为了鉴别这些配体而对其进行化学处理时,它们很快便分解了。



因此,Wright与桑格研究所的疟疾研究人员Julian  Rayner及同事一道,研制出了一种可以稳定受体和配体的方法,从而使它们能够在一起保持得更久以供研究。当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方法研究恶性疟原虫的一把已知的“钥匙”——一种名为PfRh5的表面蛋白质时,他们发现,这种蛋白质能够与一种名为basigin的受体蛋白质相互作用,从而附着在红细胞的表面。利用变异的干细胞,研究人员制造出了缺乏basigin的红细胞,进而发现,恶性疟原虫已经完全无法入侵了。用抗体覆盖basigin同样阻止了疟原虫的进入。



研究人员测试了直接采自病人的15个不同的疟原虫菌株,结果显示,没有一种疟原虫能够在无法获得basigin的情况下侵入红细胞。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  这就使得basigin和PfRh5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了疟疾疫苗的一个很有希望的靶点。向病人体内注射PfRh5蛋白质能够有力地促进免疫系统合成防治PfRh5的抗体,并为感染一种真的病原体作准备。尽管研究人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种疫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已经发现,PfRh5很容易大量生产,而这却是一些疫苗面临的主要障碍。



澳大利亚帕克维尔市沃尔特与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的分子寄生虫学家Alan  Cowman说:“这真是一篇非常完美的论文。”他强调,与迄今发现的其他相互作用相比,basigin和PfRh5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重要得多。但是谈到疫苗,Cowman表示,疟原虫能够通过发现新的入侵路径来产生抗性。他说,为了防止发生这一切,“我的想法是(注射PfRh5)需要与其他蛋白质相结合。我对单独使用它持谨慎态度”。



Rayner也赞成一种基于PfRh5的疫苗可以与其他疫苗一道使用,例如目前正由葛兰素史克公司测试,并取得了适度成功的“RTS,S”疫苗,后者把病原体生命周期的一个不同阶段作为目。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