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骨科

我国组织工程骨应用研究获成果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本报重庆讯采用组织工程原理,将患者自身的骨髓干细胞分离出来,再将其复合在脱钙骨质支架材料上,将“死”的骨材料构建成“活”的骨组织,再用其修复人体骨缺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组织工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该院骨科许建中主任和王序全副主任的指导下,通过多年实验研究,在......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重庆讯 采用组织工程原理,将患者自身的骨髓干细胞分离出来,再将其复合在脱钙骨质支架材料上,将“死”的骨材料构建成“活”的骨组织,再用其修复人体骨缺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组织工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该院骨科许建中主任和王序全副主任的指导下,通过多年实验研究,在将组织工程骨应用于临床骨缺损治疗上取得了重大成果。该成果标志着西南医院在组织工程骨这一尖端科技领域的研究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据该院骨组织工程实验室研究人员刘杰博士介绍,多年来,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其最大的困难在于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缺乏和不理想,尤其是小儿自身的骨质材料缺乏,以及当曾接受过自体骨移植的患者再出现病情复发时,无法第二次取用其自体骨。  以往临床修复骨缺损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在临床上被定为金标准的自体骨移植的方法来修复骨缺损,但此方法的创伤大,有“拆东墙补西墙”的弊病;另外一种方法是采用异体骨来修复骨缺损,但其材料多样,当异体骨植入人体时,容易产生异体排斥反应,骨组织成活率十分低。目前采用的以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排异性小、成活率高等几大优点。近三年来,西南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上万例动物实验研究,证实了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显著临床效果。  研究人员介绍,他们在采用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时,首先确定患者骨缺损的大小和性质,再通过做骨穿刺术提取患者髂骨内的骨髓(约20~40毫升不等),并在专用的实验室内将骨髓基质干细胞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从骨髓中分离出来;然后,他们根据患者病灶的大小,确定所需细胞量的多少,待种子细胞在实验室中不断扩增到所需数量级后,再通过化学诱导的方法使其向成骨细胞分化;成骨诱导完成以后,他们再将分化好的成骨细胞复合在专用的支架材料上,让“死”的骨材料变成“活”的骨材料;最后,他们直接将组织工程骨移植到患者的骨缺损部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来说,成人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而儿童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只要三周左右即可。  据悉,组织工程骨可应用于骨囊肿、骨不连、骨纤维结构不良等(不包括恶性肿瘤)导致的各种骨缺损治疗。由于组织工程骨的骨材料来源于患者自身的骨细胞,因此更有利于人体骨缺损的修复,而它的降解产物至今未被发现有炎症反应。研究人员指出,今后,将组织工程骨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蒋锐)
作者: 2006-9-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