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骨科

椎板切开复位术可减少脊柱畸形发生

来源:转载
摘要:年近40岁的王女士,因患脊髓内肿瘤常常感到肢体麻木,行走无力,检查发现肿瘤从颈髓长至胸髓段,并占据了脊柱6个节段。日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病区主任医师杨俊为其实施了椎板切开复位手术。术后复查显示,不仅切除了肿瘤,而且椎板解剖复位理想,脊柱序列正常。以往椎管内肿瘤多采用椎板切除术,尽管术中......

点击显示 收起

    年近40岁的王女士,因患脊髓内肿瘤常常感到肢体麻木,行走无力,检查发现肿瘤从颈髓长至胸髓段,并占据了脊柱6个节段。日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病区主任医师杨俊为其实施了椎板切开复位手术。术后复查显示,不仅切除了肿瘤,而且椎板解剖复位理想,脊柱序列正常。据悉,杨俊等10多年来通过改良创新手术方法已完成手术3000余例,无手术死亡。

 

    以往椎管内肿瘤多采用椎板切除术,尽管术中肿瘤暴露较好,但造成的椎板缺失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常常导致患者脊柱生物力学改变,造成脊髓功能减退,严重者会出现后凸畸形等。

 

    为了弥补上述手术方法的不足,杨俊等自1997年起将椎板切开成形术应用于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并将术中卧式、手术入径、手术器械等一些细节问题加以改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随访显示,在已手术治疗的3000余名病人中,包括颈、胸、腰、骶段的脊髓肿瘤,椎板切开复位2节段~6节段(平均3.8节段),肿瘤全切率达94.4%。术后多数患者原有的疼痛、肢体无力、麻木、功能异常等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部分患者术前伴有肌肉萎缩及大、小便障碍,术后有所恢复或明显减轻。

 

    据杨俊介绍,椎板切开复位术是在全麻下行暴露椎板并保留棘上韧带,后用专用器具切开游离下椎板,在切除椎管内肿瘤后,再将取下的椎板用钛合金材料制作的钛片、钛钉将椎板原位复位固定,缝扎上下两端切开的棘上韧带。与传统术式相比,该术式不仅具有损伤小、失血少、手术方法简便等特点,还能防止硬脊膜与肌肉形成瘢痕组织。

作者: 2009-7-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