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老年医学

最新研究成果修正衰老理论

来源:科学网
摘要:3月4日出版的《自然—遗传学》发表了一项关于衰老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即超出正常水平500倍的线粒体DNA点突变不会导致小鼠产生早熟或衰老的迹象。该结论与此前线粒体突变促进衰老的理论相矛盾。该研究支持了线粒体DNA突变的积累与衰老有关但不是绝对因果关系的观点,而此前的衰老理论表明,突变最终将导致组织功能的衰弱......

点击显示 收起

3月4日出版的《自然—遗传学》发表了一项关于衰老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即超出正常水平500倍的线粒体DNA点突变不会导致小鼠产生早熟或衰老的迹象。该结论与此前线粒体突变促进衰老的理论相矛盾。  

该研究支持了线粒体DNA突变的积累与衰老有关但不是绝对因果关系的观点,而此前的衰老理论表明,突变最终将导致组织功能的衰弱和老化。

在该项研究中,美国华盛顿大学Marc  Vermulst和同事利用一种改良的随机突变捕获(Random  Mutation  Capture,简称RMC)技术对单个分子进行放大探测,从而对线粒体DNA突变积累进行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小鼠线粒体突变频率比此前的研究结果低10倍,这表明早先的工作可能过分高估了突变发生率。  

研究人员将野生小鼠与反常的高线粒体突变水平的“突变”鼠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纯合子突变基因小鼠比野生鼠线粒体突变频率高2500倍,同时,这些小鼠表现出了寿命减少和早熟等衰老现象。然而,杂合子突变基因小鼠不会表现出提前衰老的信号,尽管它们的线粒体突变频率比野生鼠高500倍。  

Vermulst表示,纯合子动物线粒体突变超出了一个临界值,因此突变会导致早熟和衰老;而杂合子动物突变频率尽管也很高,但低于该临界值,不会提前衰老;至于突变率更小的野生动物,或许永远不可能积累足够的能导致衰老的突变。  

有专家认为,由于该研究仅仅针对点突变,大规模的线粒体DNA缺失仍可能导致衰老。同时,“突变”鼠早在胚胎发育时期就开始积累突变,而正常动物是在出生后才开始,因此,“突变”鼠可能不是一个理想的模型。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Peter  Zassenhaus表示,“‘突变’鼠胚胎细胞有可能找到了一种方法,来适应成年动物无法忍受的突变……我们需要弄清楚线粒体突变影响组织功能的具体机制。”此外,“突变”鼠有线粒体DNA聚合酶缺陷,因此它们的突变类型也会对结论产生影响。  

尽管该研究结论在点突变方面为先前的衰老理论“出了难题”,但是由于各种特定因素,该结论还无法构成实质性的挑战。
作者: 2007-3-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