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男科

耻骨后解剖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技术改进

来源:医学空间
摘要:《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年第28卷第7期中国研究者探讨了耻骨后解剖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技术改进,减少手术并发症。研究者选取前列腺癌患者98例,平均年龄64岁。耻骨后解剖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改进步骤包括:保留耻骨前列腺韧......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年第28卷第7期 中国研究者探讨了耻骨后解剖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技术改进,减少手术并发症。研究者选取前列腺癌患者98例,平均年龄64岁。术前PSA 2.0~108.6 ng/ml,平均18.5 ng/ml。A期6例、B期68例、C期24例。耻骨后解剖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改进步骤包括: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应用集束血管钳协助完成耻骨后血管复合体(耻骨前列腺韧带+背静脉复合体)的结扎切断;采用“4+1”方法行膀胱尿道吻合术(“4”指重建的膀胱颈与尿道黏膜对黏膜2、5、7和10点4针吻合、“1”指将缝扎耻骨后血管复合体的2-0缝线于重建的膀胱颈12点、距吻合缘0.5~1.0 cm处浆肌层穿过,将重建膀胱颈与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固定)。结果发现98例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 h。术中平均出血量约400 ml,输血37例。3例发生直肠损伤,术中行直肠修补,均Ⅰ期愈合。术后病理报告:盆腔淋巴结阳性12例,切缘阳性12例,精囊浸润13例。术后随访3~68个月。术后3个月内PSA下降至≤0.2 ng/ml者95例。保留尿管2~3周,术后6个月有Ⅱ度以下尿失禁者8例,7例于6个月内恢复控尿,1例于术后12个月时仍有Ⅰ度尿失禁。术后发生尿道狭窄4例,通过腔内治疗治愈。3例复发后给予间断全激素阻断治疗者分别于术后57、60、64个月死于肿瘤复发与转移。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改进的耻骨后解剖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可有效切除肿瘤,同时保留控尿功能。
作者: 2009-1-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